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現場男救生員是事發當日最先發現死者在泳池底的人,他聯同外籍人士救起死者,由同事幫忙召救護車,以及拿來電擊心臟的AED機(自動體外心臟去纖維性顫動器)。
僅聽得明CPR及Clear
不過,會場內的救心機以英語發指令,與他考取拯溺牌時用的粵語機有別,他施救時只聽得明白「CPR」(心肺復蘇)及「Clear(散開)」二字。他為女死者「搓心」做心外壓時,被兩名外籍女性推開,兩婦逕自為死者急救。
當值救生員劉樹基憶述,派對在當日凌晨1時結束,他吹哨子請賓客離開泳池,當時他見不到死者戴詩敏在泳池中,整晚亦沒有聽過有人呼救或者見到有人「腳步浮浮」。
8分鐘後他看到戴在深水區水中,一度以為她在游泳,但觀察兩、三秒後發覺沒有氣泡呼出、戴臉部朝下及沒有郁動,於是立即拯救,戴被救回地面時,頸部仍然有微弱脈搏。
劉即時為戴施心外壓急救,做了10至15下戴便吐血,他於是叫同事拿取AED機,在戴身上貼好電極片之後,作至少兩次電擊,惟戴均沒有反應,救護員幾分鐘後到場接手。
從事拯溺6年的劉表示,每3年須讀重溫課程及再考取急救章,他在課堂使用的是中文AED機,案發前亦從未操作過遊艇會的英語AED機,他承認中、英文分別「會爭少少」,但指兩者的原理及操作一樣。
另外,劉稱泳池開放給會員的時段是禁止攜帶浮床等吹氣物入池,劉解釋是怕阻礙到救生員的視線,不過私人派對時段則沒有此規定。死因裁判官高偉雄問他,為何私人派對就不會阻視線?劉表示,派對人群通常聚集在淺水區,比較容易觀察;會員時段則較分散於泳池各部份。劉樹基接受死者家屬的代表大律師提問時,同意浮床等物品「有少少」影響他觀察。
■記者伍嘉豪
僅聽得明CPR及Clear
不過,會場內的救心機以英語發指令,與他考取拯溺牌時用的粵語機有別,他施救時只聽得明白「CPR」(心肺復蘇)及「Clear(散開)」二字。他為女死者「搓心」做心外壓時,被兩名外籍女性推開,兩婦逕自為死者急救。
當值救生員劉樹基憶述,派對在當日凌晨1時結束,他吹哨子請賓客離開泳池,當時他見不到死者戴詩敏在泳池中,整晚亦沒有聽過有人呼救或者見到有人「腳步浮浮」。
8分鐘後他看到戴在深水區水中,一度以為她在游泳,但觀察兩、三秒後發覺沒有氣泡呼出、戴臉部朝下及沒有郁動,於是立即拯救,戴被救回地面時,頸部仍然有微弱脈搏。
劉即時為戴施心外壓急救,做了10至15下戴便吐血,他於是叫同事拿取AED機,在戴身上貼好電極片之後,作至少兩次電擊,惟戴均沒有反應,救護員幾分鐘後到場接手。
從事拯溺6年的劉表示,每3年須讀重溫課程及再考取急救章,他在課堂使用的是中文AED機,案發前亦從未操作過遊艇會的英語AED機,他承認中、英文分別「會爭少少」,但指兩者的原理及操作一樣。
另外,劉稱泳池開放給會員的時段是禁止攜帶浮床等吹氣物入池,劉解釋是怕阻礙到救生員的視線,不過私人派對時段則沒有此規定。死因裁判官高偉雄問他,為何私人派對就不會阻視線?劉表示,派對人群通常聚集在淺水區,比較容易觀察;會員時段則較分散於泳池各部份。劉樹基接受死者家屬的代表大律師提問時,同意浮床等物品「有少少」影響他觀察。
■記者伍嘉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