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執筆時正與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團隊,包括物理治療師、運動創傷防護師及醫生一行五人,於非洲烏干達進行運動創傷相關的工作。除了為當地青年運動員進行診治外,也為運動員、教練及體育老師舉行運動創傷防護工作坊,以提高預防運動創傷意識及制訂長遠預防策略。
出發前,不少人問為何選擇到烏干達推廣運動醫學。這個東非小國曾飽受戰火摧殘,大部份人仍活在貧窮線下。戰火過後,雖然出生率非常高,但人口平均年齡卻是全球最小,只得十五歲,即大部份國民都是年輕人及小孩子。體育運動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街上有不少赤腳孩子,在破爛的家門前興奮地踢着紙皮足球。
走訪中學、大學,發現不少有天份的運動員都有頗嚴重運動創傷,但由於缺乏正確診斷和治療,令他們無法再參與體育運動。正確來說,「運動醫學在烏干達」並不存在,在這三千五百萬人口的國家,很難想像只有二十位骨科醫生及數十位物理治療師。因此,這次行動主要集中於推動預防運動創傷教育。首日工作坊反應熱烈,參與的中學生對體育運動充滿熱情,也對運動醫學非常好奇,其後的預防運動創傷工作主要是針對體育老師和教練,希望他們能夠懂得應用相關知識,減低運動員受傷的風險。
烏干達有不少香港人足迹,例如有港人義工協助改善基本設施,亦有不少港人樂意捐助運動服裝和裝備。雖然這個國家極度貧窮,但人民熱愛體育運動,也在國際競技場上,例如奧運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有金牌運動員。其實,運動本身就是國際語言,將不同種族的人凝聚在一起。對於烏干達的小朋友來說,參與運動能帶來快樂、自信、友誼和希望,預防運動創傷工作坊則讓這些年輕人繼續享受體育運動,並盼望運動帶來改變人生的機會。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恆教授
隔周二刊出
出發前,不少人問為何選擇到烏干達推廣運動醫學。這個東非小國曾飽受戰火摧殘,大部份人仍活在貧窮線下。戰火過後,雖然出生率非常高,但人口平均年齡卻是全球最小,只得十五歲,即大部份國民都是年輕人及小孩子。體育運動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街上有不少赤腳孩子,在破爛的家門前興奮地踢着紙皮足球。
走訪中學、大學,發現不少有天份的運動員都有頗嚴重運動創傷,但由於缺乏正確診斷和治療,令他們無法再參與體育運動。正確來說,「運動醫學在烏干達」並不存在,在這三千五百萬人口的國家,很難想像只有二十位骨科醫生及數十位物理治療師。因此,這次行動主要集中於推動預防運動創傷教育。首日工作坊反應熱烈,參與的中學生對體育運動充滿熱情,也對運動醫學非常好奇,其後的預防運動創傷工作主要是針對體育老師和教練,希望他們能夠懂得應用相關知識,減低運動員受傷的風險。
烏干達有不少香港人足迹,例如有港人義工協助改善基本設施,亦有不少港人樂意捐助運動服裝和裝備。雖然這個國家極度貧窮,但人民熱愛體育運動,也在國際競技場上,例如奧運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有金牌運動員。其實,運動本身就是國際語言,將不同種族的人凝聚在一起。對於烏干達的小朋友來說,參與運動能帶來快樂、自信、友誼和希望,預防運動創傷工作坊則讓這些年輕人繼續享受體育運動,並盼望運動帶來改變人生的機會。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恆教授
隔周二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