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老樓周記:招標賣樓透明度低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8日 07:29
2017年12月08日 07:2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新盤漸多以招標形式出售,一般小市民沒有價錢參考,被發展商明搶錢,銷監局曾多番呼籲準買家在買樓前要多多參考發展商公佈的樓盤資料,依家有等於冇,這種招標賣樓手法,透明度被質疑。
老樓也不記得何時開始以招標方式賣樓,在一手條例未立法之前,官方機構希望以增加透明度為目標,使發展商閉門打狗的不良銷售手法法得以改善,沒有了臨場加價,出現樓下貴過樓上單位的機會,在2013年實施之初首一兩年,發展商為免觸及法律都好奉公守法,但試探過法例可容許透過招標方式售樓後,沒有了參考價之下,一般小市民好難判斷價格,有「黑箱作業」之嫌。
最近西營盤新樓由新世界(017)發展的單幢樓瑧蓺(部份出了價單),第二批40伙物業改以招標形式,結果由西環一組投資客斥資2.1億元購入其中25伙,普遍呎價逾3萬元。
老樓得悉這類營銷手法,不排除有人對某些單位有興趣,以「勾貨」形式把單位以招標形式入標出售,在銷售安排最少三天後截標,以圖避過其他後知的買家攔途截擊,難免便成為締造私下交易的嫌疑。
日前新地(016)重頭戲北角海璇要睇樓客先放下兩張總值700萬本票,這種手法卻是捕捉了一般大眾對物業的好奇心,唔買都想睇吓的心理,首批單位於下周截標,看看這股捉心理銷售手法,公眾buy唔buy。籲官方機構快出手禁止這類低透明度賣樓手法。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HKLau.com
本欄逢周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