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歐洲古生物學家在一塊蒙古出土的化石中,發現了全新品種恐龍,命名為「哈爾斯加」(Halszka),牠奇特之處是擁有不同小型動物的特徵,包括鴨嘴、鱷魚齒、天鵝頸、企鵝類的鰭狀肢,卻同時有強壯的長腿和鋒利的爪。
研究團隊在《自然》科學期刊表示,相信身高只有45厘米的「哈爾斯加」,生存大約7,500萬年前,是兩棲迷你食肉恐龍,既可在陸上奔跑,也可以在淡水中游泳和捕食魚類。領導研究的意大利古生物學家科安德烈表示,由於該化石是由蒙古走私出來,落在一名私人收藏家手上,他起初都不太相信是真的,思疑是合成贗品,後來利用同步加速器分析,才確認是全新發現。不少人指出,「哈爾斯加」的奇特外形會不期然聯想起兒童漫畫家蘇斯博士(Dr. Seuss)筆下的古怪恐龍。
美聯社
研究團隊在《自然》科學期刊表示,相信身高只有45厘米的「哈爾斯加」,生存大約7,500萬年前,是兩棲迷你食肉恐龍,既可在陸上奔跑,也可以在淡水中游泳和捕食魚類。領導研究的意大利古生物學家科安德烈表示,由於該化石是由蒙古走私出來,落在一名私人收藏家手上,他起初都不太相信是真的,思疑是合成贗品,後來利用同步加速器分析,才確認是全新發現。不少人指出,「哈爾斯加」的奇特外形會不期然聯想起兒童漫畫家蘇斯博士(Dr. Seuss)筆下的古怪恐龍。
美聯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