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花見人生:日本樓—買的故事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8日 07:36
2017年12月08日 07:36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像我這種人,辛苦工作多年後,才猛然醒覺,原來自己一無所有,再不的起心肝規劃一下退休,將來變成「阿婆冇人理」的風險可不是說笑的。
這兩三年間,去了十多次日本,有一天在旅途中,忽發奇想:反正我是自由的,不如退休後來日本住,可以浸溫泉、學日文。正如在東京工作的「香港仔」所說的:現在機票越來越平,退休後一年內住在不同的城市已不是難事了。
我雖然是一整個地愛上了日本(不是「崇日」那種。崇者-盲崇而已,愛嘛-不嫌其惡也),但可從沒想過要移民。作客他鄉的話會受到款待,移民則會分薄別人的福利,只怕是會被討厭的。基於香港的護照可以在日本停留90天,我認為最理想的模式,是每住兩個月就回香港一趟。那麼我需要在日本找一個住的地方,而現在買的話可以先放租,將來退休後就自住。
一開始時,我的想法是在一個附近有溫泉鄉的城市買個小單位,似乎福岡最符合要求:既是有租務需求的大城市,而九洲又有很多溫泉鄉。但我從未去過福岡市,我只去過一次福岡機場但沒有入城就直接去了溫泉地。那麼其他大城市又如何?看看樓價,發覺東京都心的樓價比起東京外圍、大阪、福岡等都高了一大截。
原來是這樣的:在日本,年輕人都湧往大城市工作,首都東京近年更是人口密度越來越高,而其他地方則隨着人口老化以及出生率下降而越來越少人。
樓價及股價都是「供求」來的。既然東京都的人口密度越來越高,那麼供過於求的危險度就應該相應地低了,於是我將目標放到了東京都。但不可不知的是,東京政府並不像香港政府那樣控制土地供應。香港政府每年推出計劃過的土地量給發展商投標,今天瘋癲的樓價多少是因為早幾年對供應量的控制(當然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由於兩地政府的土地政策不一樣,選址要比較小心。
如果有很多錢,自然可以閒閒地購入高貴地段的房子作投資。但我不是有錢人,我只是一名打工仔,而且是那種雖然工作多年但從不炒賣也永不會發達的打工仔。拿着有限的積蓄,我直接從一家日本大型發展商的香港辦公室所提供的資料裏,選擇了東品川區剛落成的一手樓。由於屬新開發區,樓價還可以負擔,地點離羽田機場很近,最近的車站就在數分鐘的腳程內。最重要的是,附近有很多大公司的辦公樓,理應會有很多上班族作為潛在租客的。
就這樣,每天要返工的我並沒有時間飛去東京實地觀察,只是在Google Map上看看街景,就作出了我人生中重大的投資。至於我在「隔山買牛」之後,收樓時有沒有貨不對版?放租的經驗如何?留待下回分解。
新股女王
http://www.facebook.com/IPOqueen.PamelaChung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