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七成美國亞裔願照護長輩「同聲同氣」護理員難找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6日 06:44
2017年12月06日 06:44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百行以孝為先」,在美國有近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約4,400萬人需要照顧一位50歲以上的親人或朋友,其中亞太裔照顧長輩的比例是主流人士的兩倍,反映在美國的亞太裔人士仍然抱着一片孝心,但其實照顧長者有不少事項需要注意,周一晚在蒙特利公園市舉行的「照顧關愛論壇」(Caregiving Forum),就為社區人士帶來更多資訊及支援。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由於華府正值多事之秋,原本答應出席華裔聯邦眾議員趙美心(Judy Chu)未能到現場,她透過影片向大家致歉,並分享父親於2年前過世,生前一直靠護理者無微不至照顧,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她又表示,最近共和黨通過的稅改中,其中一項是將家庭醫療開支的稅項減免,由現時的10%改至7.5%,她認為這措施不單會增加家庭的醫療開支,亦影響長者照顧的支援,因此呼籲大家一同反對此稅改。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提出並最近通過的RAISE家庭照顧者計劃將會在全國推行,為護理者帶來教育、訓練、長期支援及減輕財政壓力。有份支援此案的AARP樂齡會亦派員出席論壇。AARP加州區域經理Luis Campillo表示,超過七成的亞太裔都預期會照顧家中的長輩,因此機構提供了一系列的資訊為他們解決很多疑問。
「很多亞太裔人士都對護理者的身份誤解,他們只想靠自己的力量,但其實外間亦有很多資源及計劃,可以幫助到家庭中的護理者去學照顧自己及家人。」Campillo又指,現時政府為在家中照顧長者的護理者提供每年3,000美元(約2.3萬港元)的稅收抵免(Tax Credit),雖然未能抵銷所有開支,但亦能減輕財政負擔。
對於部份家庭,要一名成員全天候照顧長者非容易事,因此有些機構會為長者提供日間顧理或接送服務。PACE Care就是其中一個支援單位,行政主任Ben Pak表示,在美國的亞太裔人士在照顧長者面對相當大的挑戰,由於語言及文化大不同,長輩總會希望有講共同語言及文化的護理員,所以特別有要求,PACE就要為他們找到最合適的人選。Ben Pak表示在招聘方面都不容易,例如突然要找個會講台山話的護理員,加上年輕人都不願入行,越來越少年輕護理員,又愈來愈多長者需照顧,當中存在分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