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MeToo」浪潮席捲全球,眾多曾受性侵的女性在不再孤單下,終鼓起勇氣公開自己過去曾被男性性侵的不堪經歷,但同時惹來不少反彈,有大男人主義者乘機說「這就是別僱用女人的原因」。Facebook營運總監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昨日撰文直指性侵事件源於兩性之間的權力不平衡,又改寫1992年前總統克林頓的名言,反駁「別聘女人」說法。
「這是權力問題,蠢材!」桑德伯格於文章開首坦言,自己從未經歷過性侵,但曾有一些於工作上遇到的男性向她提出帶性意識的挑逗,如在會議桌下把手放她腿上,或邀請她到酒店房間「向她提供職業輔導」。她指出,這些男人當時都比她擁有更多權力,但這絕非巧合,而是他們深明自己權力上佔優,自以為可以濫權「跨越那條界線」。
她透露自從她於職場上更上一層樓,隨着掌權越多這類經歷亦明顯減少,「那解釋了我為何深信(女性受性侵)是權力問題」。她指出世界一直以來主要是由男性掌管,導致現有權力架構無形中將女性邊緣化。此外,職場人事關係令受害人不願公開「反目」投訴,而且很多投訴最後變成兩人片面之詞,容易不了了之,警方也未必有空逐一處理,讓濫權的人繼續肆無忌憚。
不過,桑德伯格留意到#MeToo浪潮發起以來,不少人表示不滿,更認為此事證明企業「不應聘請女性」。她又引用4年前數據,指曾有逾6成男性管理層人員害怕與女同事單獨相處,部份是因為擔心被指控性侵。她又相信現時這個數字一定創新高。
話雖如此,桑德伯格仍然認為#MeToo浪潮正面,認為各界應抓緊今次機會,為社會帶來「系統性及長遠的」改變,結束兩性權力不均導致的濫權問題,而且每一個人都可參與推動這些改變。她在文章闡述許多可能的做法,建議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可從這些方向,從根源避免性侵問題,「最終最能改變我們的文化的,是讓更多女性擁有權力」。
根據桑德伯格的看法,男性於職場上不應因害怕被指性侵而孤立女性,而是應施以尊重及保證機會平等,並應以同等方式對待男、女同事或僱員。企業亦應就員工操守制定清晰守則,保護受害人之餘亦避免員工成為幫兇,並以一致及公平的標準認真處理所有事件。
facebook網頁/美國《赫芬頓郵報》
「這是權力問題,蠢材!」桑德伯格於文章開首坦言,自己從未經歷過性侵,但曾有一些於工作上遇到的男性向她提出帶性意識的挑逗,如在會議桌下把手放她腿上,或邀請她到酒店房間「向她提供職業輔導」。她指出,這些男人當時都比她擁有更多權力,但這絕非巧合,而是他們深明自己權力上佔優,自以為可以濫權「跨越那條界線」。
她透露自從她於職場上更上一層樓,隨着掌權越多這類經歷亦明顯減少,「那解釋了我為何深信(女性受性侵)是權力問題」。她指出世界一直以來主要是由男性掌管,導致現有權力架構無形中將女性邊緣化。此外,職場人事關係令受害人不願公開「反目」投訴,而且很多投訴最後變成兩人片面之詞,容易不了了之,警方也未必有空逐一處理,讓濫權的人繼續肆無忌憚。
不過,桑德伯格留意到#MeToo浪潮發起以來,不少人表示不滿,更認為此事證明企業「不應聘請女性」。她又引用4年前數據,指曾有逾6成男性管理層人員害怕與女同事單獨相處,部份是因為擔心被指控性侵。她又相信現時這個數字一定創新高。
話雖如此,桑德伯格仍然認為#MeToo浪潮正面,認為各界應抓緊今次機會,為社會帶來「系統性及長遠的」改變,結束兩性權力不均導致的濫權問題,而且每一個人都可參與推動這些改變。她在文章闡述許多可能的做法,建議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可從這些方向,從根源避免性侵問題,「最終最能改變我們的文化的,是讓更多女性擁有權力」。
根據桑德伯格的看法,男性於職場上不應因害怕被指性侵而孤立女性,而是應施以尊重及保證機會平等,並應以同等方式對待男、女同事或僱員。企業亦應就員工操守制定清晰守則,保護受害人之餘亦避免員工成為幫兇,並以一致及公平的標準認真處理所有事件。
facebook網頁/美國《赫芬頓郵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