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遠輝: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宜先諮詢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6日 06:35
2017年1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討論發展郊野公園及填平船灣淡水湖建屋兩個土地供應選項,小組主席黃遠輝指,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需有非常高的門檻,估計要完成起樓需時15至18年,至於填平船灣淡水湖更最少需20年,認為應排在發展郊野公園後,14個環團於會前抗議,促請不能開發郊野公園範圍內任何土地。


工程需時15至18年

黃指小組探討了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的構想,指郊野公園是本港珍貴資產,每年多達1,300萬人次到訪,故要發展生態價值較低的邊陲地,仍需有非常高的門檻及審慎處理,包括考慮是否有更好的供應選項及有否提供足夠生態補償,法定程序不可避免,目前宜交公眾諮詢。


當局文件透露,若要發展郊野公園,首期工程需時15至18年,包括規劃階段6至7年及落實階段9至11年,又引述部份評論指釋出0.1%的郊野公園可增加40多公頃可發展土地,按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規劃推算,0.1%土地料可提供約7,500個單位。


至於填平船灣淡水湖,小組認為淡水湖位於郊野公園,加上技術問題,要完成需時逾20年,故應排在發展郊野公園之後。


綠色和平、綠領行動等14個環保團體在添馬公園抗議,並提出3項訴求,包括不能開發公園範圍內任何土地;政府須重新審視使用閒置土地、棕地及私人會所用地等;就發展郊野公園舉行公聽會。綠色和平過去3天收集逾150名市民簽名反對發展郊野公園,並帶同兩棵掛滿保衞郊野願望的人型聖誕樹,將簽名交予黃遠輝。該會資深項目主任楊凱珊指郊野公園是優質生活不可少的條件,憂開發缺口打開,更多郊野綠地被蠶食。


■記者曾偉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