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傷風感冒有牙患增麻醉風險 那打素製漫畫 解手術前疑惑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5日 20:35
2017年12月05日 20: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外科手術已為常用的治療方法,惟不少人對手術前後的宜忌仍有誤解,如以為患上感冒只是小事,不影響手術等,不知原來會增手術風險。有公立醫院製作漫畫冊幫助病人解開疑惑,透過圖畫故事介紹常見與麻醉和手術相關的程序,例如術前注意事項、手術延期常見原因如感冒或有牙患等。
記者:李思潁
大埔那打素醫院麻醉科及手術室服務部製作一本與手術程序相關的漫畫冊,麻醉科副顧問醫生林子山表示,希望有助病人及家屬能更了解手術程序,並知道院方有多重步驟確保手術安全。
林指,不少病人誤以為只要看醫生及服藥後,沒有再出現感冒等症狀,就可以如期做手術,但其實在手術全身麻醉下,病人需插喉幫助呼吸,一旦患上感冒和傷風後,氣管會變得敏感,甚至出現支氣管痙攣,容易出現如哮喘等症狀。在此情況下,氣體就不能進入氣管,最嚴重可引致缺氧等症狀。麻醉科部門主管朱秉榮醫生指出,小朋友更加需要注意,因為氣管特別幼細,傷風感冒時釋出的分泌物會更容易堵塞氣管,故一般建議,病人應在康復後4至6個星期才接受手術,以確保身體完全復原。
多重核實身份確保安全
原來病人口腔內有牙齒鬆脫,亦不適宜做手術。朱稱,在全身麻醉時,膠管經口腔插進氣管時,鬆脫的牙齒就有機會被推進氣管,當氣管被堵塞就會引起併發症,故病人應該先向牙醫求診,治理好口腔的問題,才做手術。
病人很多時不理解核實身份程序的重要,「成日覺得醫護人員問完再問,嫌佢哋好囉唆」。朱指,病人由病房送至手術室,皆涉及不同部門,因此需要多次向病人核實,避免程序出錯。林稱,漫畫冊只會提及一般的手術情況,醫生的決定還需衡量病人的情況及手術的危急性作決定。
參與製作漫畫冊的手術室部門運作前經理林秀霞稱,雖在手術前評估門診會向病人派單張,但在短時間內發放大量訊息,病人未必能完全理解,故她希望以圖像等軟性手法傳遞訊息,「起碼有一本擺喺手,返屋企慢慢睇都得」。漫畫冊網上版已發佈,可於http://www.nethersole.org.hk下載,實體版將於本月中在醫院的手術前評估門診派發。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