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質疑醫生疏忽 苦等逾4年未知真相 醫委會撤聆訊 死者夫轟不公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04日 21:45
2017年12月04日 21:4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規管醫生專業水平的醫務委員會,被質疑行政機制不公。有死者家屬稱,曾向醫委會投訴主診醫生在病人白血球過低時無作適當處理,涉專業失德,醫委會一度安排聆訊日期,惟在收到被投訴醫生一方的資料及專家證人報告後,卻推翻開庭決定,並拒絕再處理個案。家屬質疑醫委會「點解唔開庭?等大家一五一十交代清楚」,扼殺投訴人的權利;醫委會則強調一切程序均按法例而行。
記者︰于健民
投訴人黃先生稱其66歲的太太,2012年8月持續低燒,在養和醫院確診患有血管炎及免疫系統失調問題,白血球指數高達14.68,高於正常數值(約4至11)。在養和醫院掛單的主診風濕科專科醫生處方包括類固醇「潑尼松龍」及免疫力抑制劑「癌德星錠」(Endoxan)等約6種藥物。
其後一個多月,黃太曾三度到該醫生的私家診所覆診及抽血。驗血報告顯示白血球指數持續下跌,最低為2.5,即低於正常數值。其間醫生沒減少Endoxan藥量。黃指,醫生在11月2日、即第三次覆診時,告知將會放假,指示黃太17日後驗血。
黃先生指,11月8日太太一日腹瀉5次,向家庭醫生求診發現白血球指數跌至0.9,立即轉介到養和輸注白血球。留醫數日後,醫生確診黃太受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再轉送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2013年1月1日,黃太因CMV肺炎、間質性肺炎死亡。
醫委會:有法所依
黃先生稱其後曾寫信向醫委會投訴,兩年後獲覆稱安排2016年10月聆訊,不過在開庭前兩個月,醫委會發信通知,需把個案發還初級偵訊委員會處理,沒告知原因。同年10月24日,初偵會發信告知不處理投訴。
黃先生狠批醫委會程序缺乏公義,「明明定晒日子聆訊,你(醫委會)睇晒控辯雙方嘅證據,你話唔聆訊就唔聆訊,咁樣對病人(及家屬)公平咩﹖」他表明正積極準備再度向醫委會投訴。
醫委會回覆此個案時指,律政司及被投訴醫生律師代表認為,進一步書面資料顯示不應作紀律研訊,所以決定不召開聆訊,強調所有程序都有法例所依。養和拒回應事件。
律師梁永鏗指出,醫委會的聆訊程序不是與法庭的程序一致。根據法例,醫委會有投訴個案的最終決定權,即使「話聆訊但唔聆訊」亦沒有違法。惟他提出,投訴人一方在得悉醫委會最終決定後,仍然可以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