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傳媒揭發,由香港前特首董建華任主席的中美交流基金會,企圖藉資助著名學府和智庫等機構,左右美國政策和輿論。資料顯示,該會過去五年在美國花逾2,240萬港元作政治游說。受資助大學否認捐款會左右學術研究的獨立與誠信,基金會則否認擔任中共代理人。
記者:白琳 林偉聰
美國雜誌《外交政策》報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今年八月宣佈在中國研究學系增設冠名教授職位,負責「太平洋共同體倡議」(Project Community Initiative)項目,研究「中國在亞洲以至全球更廣泛的角色,及對鄰近地區和夥伴的意義」。中國研究總監David Lampton在報道中承認,此項目由中美交流基金會資助,新設教席也會與基金會緊密合作。
資助多個智庫
報道形容,上述學院畢業生是政治人才搖籃,會加入美國政府工作,包括中情局和軍方,其轄下中國研究學系尤其著名。Lampton強調,基金會接受上述資助不設任何附帶條件,有信心維持學術誠信和獨立。報道引述基金會否認是中共代理人。
基金會昨晚向《蘋果》覆稱,其促進中美友好的目標對中美人民有利,也對香港有利。基金會在美國的主要活動是推動兩國民間交流與合作,而不是遊說;與基金會合作的公關公司本身業務內容包括遊說工作,並不代表基金會進行遊說工作。
中美交流基金會由董擔任主席,報道指其資助的機構包括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屬下研究中心等著名智庫。
《蘋果》翻查美國國會紀錄,發現基金會每年聘用3至4家公司在國會進行游說工作,議題大多涉中美關係。連同今年首3季,基金會過去5年在此範疇花費逾2,240萬港元,其中單在2015年就用上620萬港元。本身是擔保公司的基金會的香港公開賬目顯示,基金會現時坐擁逾3億港元資產,當中約1.2億元是現金,主要收入是捐款,去年錄8,500萬元捐款,2014年錄近1.5億元;超過7成開支列入「其他撥款及項目開支」,惟無披露資金來源。
報道引述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項目研究員馬蒂斯稱,中國在美國建立的人脈並非為短期利益,而是希望長遠改變輿論氣氛,日後毋須直接出手也可左右政策辯論。
記者:白琳 林偉聰
美國雜誌《外交政策》報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今年八月宣佈在中國研究學系增設冠名教授職位,負責「太平洋共同體倡議」(Project Community Initiative)項目,研究「中國在亞洲以至全球更廣泛的角色,及對鄰近地區和夥伴的意義」。中國研究總監David Lampton在報道中承認,此項目由中美交流基金會資助,新設教席也會與基金會緊密合作。
資助多個智庫
報道形容,上述學院畢業生是政治人才搖籃,會加入美國政府工作,包括中情局和軍方,其轄下中國研究學系尤其著名。Lampton強調,基金會接受上述資助不設任何附帶條件,有信心維持學術誠信和獨立。報道引述基金會否認是中共代理人。
基金會昨晚向《蘋果》覆稱,其促進中美友好的目標對中美人民有利,也對香港有利。基金會在美國的主要活動是推動兩國民間交流與合作,而不是遊說;與基金會合作的公關公司本身業務內容包括遊說工作,並不代表基金會進行遊說工作。
中美交流基金會由董擔任主席,報道指其資助的機構包括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屬下研究中心等著名智庫。
《蘋果》翻查美國國會紀錄,發現基金會每年聘用3至4家公司在國會進行游說工作,議題大多涉中美關係。連同今年首3季,基金會過去5年在此範疇花費逾2,240萬港元,其中單在2015年就用上620萬港元。本身是擔保公司的基金會的香港公開賬目顯示,基金會現時坐擁逾3億港元資產,當中約1.2億元是現金,主要收入是捐款,去年錄8,500萬元捐款,2014年錄近1.5億元;超過7成開支列入「其他撥款及項目開支」,惟無披露資金來源。
報道引述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項目研究員馬蒂斯稱,中國在美國建立的人脈並非為短期利益,而是希望長遠改變輿論氣氛,日後毋須直接出手也可左右政策辯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