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行管會前日決定向被DQ的社民連梁國雄、香港眾志羅冠聰、劉小麗和姚松炎,分別追討近300萬元薪津。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昨於facebook撰文認為行管會不應追討全數薪津。
張達明提出兩個法律原則,其中「基於不當得益而作的歸還索償」表明,雖立會可用不當得益為由追討,但4人已將津貼用於聘請議員助理及其他立會事務,亦因要履行議員職責而沒尋找其他工作,估計4人可用「改變位置」抗辯,只需歸還預先支付而未使用的津貼。而4人亦向立會和政府提供了服務,按服務計酬方式,行管會無理由追討全數薪津。
周浩鼎:行管會打官司或敗訴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則認同行管會決定,強調不是議員就無權領取薪津和享受權利,若4人認為知識產權被剝削可循法律途徑追討,或要求立會刪除他們的發言紀錄。
行管會委員之一的謝偉俊在電台節目解釋,4人有履行議員職責,今次是按法律要求追薪津,又稱輿論指「追到尾追到破產」是過份解讀。本身是律師的民建聯議員周浩鼎昨接受無綫新聞訪問時說,若被DQ的4名前議員有付出而完全沒報酬的話,法律上不是很說得通,若行管局堅持要追回4人所有薪津,甚至鬧上法庭的話,「可能行管會會面對輸嘅風險」。
特首林鄭月娥昨出席行會前亦被問到追討薪津的問題,她指不便評論,現階段應由行管會及4人處理。
另外,有「長洲覆核王」之稱的郭卓堅昨到高院入稟,認為4人既然被要求退回薪酬,證明他們投票時已不是議員,法庭應頒令他們於立會的投票無效,有關議案重新議決,否則存在矛盾。
■記者陳嘉裕
張達明提出兩個法律原則,其中「基於不當得益而作的歸還索償」表明,雖立會可用不當得益為由追討,但4人已將津貼用於聘請議員助理及其他立會事務,亦因要履行議員職責而沒尋找其他工作,估計4人可用「改變位置」抗辯,只需歸還預先支付而未使用的津貼。而4人亦向立會和政府提供了服務,按服務計酬方式,行管會無理由追討全數薪津。
周浩鼎:行管會打官司或敗訴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則認同行管會決定,強調不是議員就無權領取薪津和享受權利,若4人認為知識產權被剝削可循法律途徑追討,或要求立會刪除他們的發言紀錄。
行管會委員之一的謝偉俊在電台節目解釋,4人有履行議員職責,今次是按法律要求追薪津,又稱輿論指「追到尾追到破產」是過份解讀。本身是律師的民建聯議員周浩鼎昨接受無綫新聞訪問時說,若被DQ的4名前議員有付出而完全沒報酬的話,法律上不是很說得通,若行管局堅持要追回4人所有薪津,甚至鬧上法庭的話,「可能行管會會面對輸嘅風險」。
特首林鄭月娥昨出席行會前亦被問到追討薪津的問題,她指不便評論,現階段應由行管會及4人處理。
另外,有「長洲覆核王」之稱的郭卓堅昨到高院入稟,認為4人既然被要求退回薪酬,證明他們投票時已不是議員,法庭應頒令他們於立會的投票無效,有關議案重新議決,否則存在矛盾。
■記者陳嘉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