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再有港人疑誤墮海外物業樓花騙局,繼去年有苦主報稱被騙購入英國「爛尾樓」後,警方今年再接獲一宗投訴,報案人透過地產中介在美國置業,收樓後發現貨不對辦,7個物業涉款約1,200萬元。警方承認,因物業、證人和資金流均在海外,令調查和檢控工作困難,所有投訴至今未破案。
中介不受港條例規管
警方昨公佈,去年至昨日共接獲4宗投訴,共有153名報案人,涉4間中介機構和20個海外物業項目,地點包括美國、英國、台灣和日本,涉款逾一億元。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警司蘇敏娟指,地產代理通過舉辦物業展銷講座,以保證租金回報等優惠,吸引市民投資海外物業,包括樓花和現樓。但因業主身處海外無法監管,往往出現樓盤爛尾、業權糾紛和貨不對辦情況。
蘇提醒,若中介公司只處理海外物業交易,便不受本港地產代理條例規管,更毋須領牌經營,故經地產代理購入海外物業屬高風險投資。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投資者教育中心主席黃天祐建議,投資者不要盡信售樓書資料,應留意海外發展商規模、商譽和財政狀況,並聘請獨立律師處理交易,減低受騙機會。
另外,近年以Bitcoin等虛擬貨幣包裝的投資騙案時有出現,警方指2015至今接獲5宗投訴,共有20名報案人,涉款1.54億港元。警方指,有投資公司以買賣虛擬貨幣慫恿投資者注資,投資初期發放利潤,令買家放下戒心,騙取巨款後即捲款潛逃。
■記者梁銘恩
中介不受港條例規管
警方昨公佈,去年至昨日共接獲4宗投訴,共有153名報案人,涉4間中介機構和20個海外物業項目,地點包括美國、英國、台灣和日本,涉款逾一億元。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警司蘇敏娟指,地產代理通過舉辦物業展銷講座,以保證租金回報等優惠,吸引市民投資海外物業,包括樓花和現樓。但因業主身處海外無法監管,往往出現樓盤爛尾、業權糾紛和貨不對辦情況。
蘇提醒,若中介公司只處理海外物業交易,便不受本港地產代理條例規管,更毋須領牌經營,故經地產代理購入海外物業屬高風險投資。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投資者教育中心主席黃天祐建議,投資者不要盡信售樓書資料,應留意海外發展商規模、商譽和財政狀況,並聘請獨立律師處理交易,減低受騙機會。
另外,近年以Bitcoin等虛擬貨幣包裝的投資騙案時有出現,警方指2015至今接獲5宗投訴,共有20名報案人,涉款1.54億港元。警方指,有投資公司以買賣虛擬貨幣慫恿投資者注資,投資初期發放利潤,令買家放下戒心,騙取巨款後即捲款潛逃。
■記者梁銘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