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徵費垃圾袋先用作購物 港研引入二次膠袋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27日 22:25
2017年11月27日 22:2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最快2019年實施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台北市於3年前推出環保「二次袋」,即膠袋可用作購物及專用垃圾袋,一袋兩用。環保署表示,會參考台北二次袋經驗,考慮與銷售商磋商以指定垃圾袋兼作塑膠購物袋。有環保團體表示歡迎,但認為二次袋售價應為隨袋收費和專用垃圾袋收費的總價格,以免被濫用。
記者:謝明明
自2009年起,環保署每年在堆填區及廢物轉運站進行塑膠購物袋棄置量調查,該署早前披露,塑膠購物袋在堆填區的估計棄置量由2014年約52.4億個,跌至2015年約39.3億個,減幅25%。雖然膠袋使用量估算有下跌趨勢,惟目前膠袋仍對堆填區造成沉重負荷。
有指為配合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環保署有意仿效台北,將二次袋相關法例納入家居垃圾徵費草案。
環團倡加強防偽免濫用
環保署表示,為配合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推行,計劃在售賣日常用品的連鎖零售商,包括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個人護理產品店等設立指定垃圾袋銷售網絡。該署並會參考台北市推環保二次袋的經驗,考慮與相關銷售商磋商以指定垃圾袋同時作為塑膠購物袋之用,以鼓勵市民物盡其用及減低全港塑膠袋用量。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早前曾到台灣考察當地垃圾徵費情況,包括二次袋措施。他歡迎本港當局考慮推行二次袋,認為可一物兩用,避免浪費,「好多市民同我哋反映,佢哋已經有好多超市膠袋,點解要買多個袋,認為仲唔環保,而二次袋就可以一物兩用,我哋歡迎」。
不過,他認為二次袋售價應為隨袋收費和專用垃圾袋的總價格,「假設專用垃圾袋政府訂下收1蚊,連同隨袋收費嘅5毫,即係畀個半」,防止市民濫用二次袋作專用垃圾袋使用,「5毫子膠袋收費係令市民多用自備購物袋,有一定成效,但係咪畀咗膠袋收費5毫子,變相代替專用垃圾袋,代替咗垃圾收費呢?咁係唔得,咁變相令市民冇咗垃圾收費成效同意義」。他並提醒當局推行二次袋時要加強防偽標籤,以免遭冒認濫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