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目前非本地培訓醫科畢業生主要有兩個途徑來港執業,包括應考醫委會執業資格試及有限度註冊。醫委會每年舉辦兩次執業資格試,完成最少5年醫學訓練並擁有認可資格者可應考,其後須在醫院或醫療機構實習一年,以熟悉本港醫療制度和常見疾病,通過評核才可正式註冊。
可選英語或普通話應考
執業資格試分三部份,包括專業知識考試,涵蓋基本科學、醫學倫理、內科及外科等,有中英對照的選擇題;其二是英語水平測試;最後再有臨床考試,考生可選擇以英語、廣東話或普通話應考。上述安排反映考生只需英語達標,不懂廣東話無影響。
至於有限度註冊則要求申請者已在香港以外地方註冊、擁認可醫學資格及臨床經驗,同時受僱於本港兩間大學、醫管局或衞生署。有限度註冊醫生須從事教學、研究或臨床工作,註冊期最長1年,期滿後可申續期,毋須考試。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有142名有限度註冊醫生。立會正審議的《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建議把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的期限由不多於1年增至3年。
此外,以大學或醫管局名義另可申請暫許執照,主要用於邀請名醫來港教授新技術或臨床指導。
■記者袁樂婷
可選英語或普通話應考
執業資格試分三部份,包括專業知識考試,涵蓋基本科學、醫學倫理、內科及外科等,有中英對照的選擇題;其二是英語水平測試;最後再有臨床考試,考生可選擇以英語、廣東話或普通話應考。上述安排反映考生只需英語達標,不懂廣東話無影響。
至於有限度註冊則要求申請者已在香港以外地方註冊、擁認可醫學資格及臨床經驗,同時受僱於本港兩間大學、醫管局或衞生署。有限度註冊醫生須從事教學、研究或臨床工作,註冊期最長1年,期滿後可申續期,毋須考試。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有142名有限度註冊醫生。立會正審議的《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建議把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的期限由不多於1年增至3年。
此外,以大學或醫管局名義另可申請暫許執照,主要用於邀請名醫來港教授新技術或臨床指導。
■記者袁樂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