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轉季濕度下降,皮膚越見乾燥,春夏季的潤膚膏已未必適合,不少人會轉用較滋潤的潤膚產品。近年流行天然護膚,不少品牌標榜採用天然成份,但皮膚科醫生提醒,天然成份亦不代表不會致敏,反而屬於礦物油的凡士林,其實最不易引起敏感。不少崇尚天然的人會DIY糖水浸身潤膚,但糖份留在皮膚會阻塞毛孔,積聚油脂及細菌,小心引致毛囊發炎。
記者:伍雅謙
秋冬濕度隨時急降,最易乾燥的皮膚部位是臉部及小腿。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指出,正常皮膚亦會因乾燥而感到痕癢,需要每日塗抹最少2次潤膚膏,濕疹及敏感皮膚者則建議每日塗3至4次。秋冬季節建議多選擇黏性較高的潤膚膏,如含凡士林、羊脂及甘油較高的產品,但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太黐身的潤膚膏,需視乎個人皮膚的接受程度。
含酒精可觸發玫瑰痤瘡
天氣乾燥常會使用放濕器增加室內濕度,陳認為放濕器並非必需品,對於濕疹患者、易有濕疹或先天皮膚較乾燥的人才可能有幫助,相對濕度維持在約60%至70%效果會較佳,但部份人皮膚表面神經線訊號較敏感,對外在物質反應過大,當濕度較高或使用較黏性的潤膚膏,皮膚反而會出現痕癢及針拮感覺。若偏好較清爽質地的潤膚膏,這類潤膚膏水份含量會較多,但鎖水功能較低,亦可能加入酒精稀釋,惟若用於臉部,則要小心酒精可觸發玫瑰痤瘡。
部份人對羊脂馬油過敏
潤膚膏多會加入油份鎖水,有品牌聲稱使用某種植物油。陳稱,大部份來自動物及植物的油脂,一般可留在皮膚表面24小時,造成屏障,防止皮膚的水份流失。植物油如荷荷巴油或維他命E油等,其實與動物油如羊脂及馬油相若,均與皮膚天然的皮脂質相近,具有保濕及滋潤效果,部份植物油在醫學上有輕微消炎作用,但不足以治療病症。
近期不少護膚品牌均標榜低敏及使用天然成份。陳稱,天然成份亦會引致過敏,臨床所見,有不少病人對羊脂、椰子油及馬油過敏,反而因為植物油而敏感者較少。雖然不少人對石油提煉品聞之色變,但礦物油如凡士林其實惰性甚強,對一些皮膚有發炎及傷口的病人,再溫和的潤膚膏亦可能有刺激作用,醫生多數會處方凡士林類型的潤膚膏,只要提煉純正,礦物油是不會引致癌症及皮膚敏感。
有品牌聲稱採用天然成份如燕麥等,陳指,燕麥確有保濕及鎖水效果,當中的物質能吸收水份並留在皮膚表面,但並非永久性,暫時亦未有大型研究指出能取代醫生規格所用的潤膚膏,臨床亦見有病人認為較黏身而感到不適。
老一輩人要潤膚,或會煲蔗水淋浴。陳稱,現時亦有人以冰糖水或黑糖水浸身,因糖水較「黐立」,在皮膚短時間有滋潤感覺,但他並不贊成使用,因水份蒸發後,糖份會留在皮膚表面堵塞毛孔,令油脂無法走出,積聚後引來細菌,導致毛囊發炎。至於以蜜糖加入其他材料如燕麥敷臉,蜜糖本身有輕微消炎及抑制細菌功能,若蜜糖夠純正乾淨,塗在輕微發炎的皮膚,有輕微幫助及減低細菌感染的風險。惟自行調配護膚品過程需要非常乾淨,敷臉後要清洗臉部,否則會阻塞毛孔,但若清洗過於徹底,當中的油脂及保濕成份又會被洗走,未必有保濕效果,故不會鼓勵市民自行調配潤膚膏。
最簡單的潤膚方法,陳建議是在淋浴後,以毛巾輕印皮膚至八、九成乾,皮膚仍有少許濕潤時,在表面薄塗一層凡士林,已可將水份鎖在皮膚。
記者:伍雅謙
秋冬濕度隨時急降,最易乾燥的皮膚部位是臉部及小腿。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指出,正常皮膚亦會因乾燥而感到痕癢,需要每日塗抹最少2次潤膚膏,濕疹及敏感皮膚者則建議每日塗3至4次。秋冬季節建議多選擇黏性較高的潤膚膏,如含凡士林、羊脂及甘油較高的產品,但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太黐身的潤膚膏,需視乎個人皮膚的接受程度。
含酒精可觸發玫瑰痤瘡
天氣乾燥常會使用放濕器增加室內濕度,陳認為放濕器並非必需品,對於濕疹患者、易有濕疹或先天皮膚較乾燥的人才可能有幫助,相對濕度維持在約60%至70%效果會較佳,但部份人皮膚表面神經線訊號較敏感,對外在物質反應過大,當濕度較高或使用較黏性的潤膚膏,皮膚反而會出現痕癢及針拮感覺。若偏好較清爽質地的潤膚膏,這類潤膚膏水份含量會較多,但鎖水功能較低,亦可能加入酒精稀釋,惟若用於臉部,則要小心酒精可觸發玫瑰痤瘡。
部份人對羊脂馬油過敏
潤膚膏多會加入油份鎖水,有品牌聲稱使用某種植物油。陳稱,大部份來自動物及植物的油脂,一般可留在皮膚表面24小時,造成屏障,防止皮膚的水份流失。植物油如荷荷巴油或維他命E油等,其實與動物油如羊脂及馬油相若,均與皮膚天然的皮脂質相近,具有保濕及滋潤效果,部份植物油在醫學上有輕微消炎作用,但不足以治療病症。
近期不少護膚品牌均標榜低敏及使用天然成份。陳稱,天然成份亦會引致過敏,臨床所見,有不少病人對羊脂、椰子油及馬油過敏,反而因為植物油而敏感者較少。雖然不少人對石油提煉品聞之色變,但礦物油如凡士林其實惰性甚強,對一些皮膚有發炎及傷口的病人,再溫和的潤膚膏亦可能有刺激作用,醫生多數會處方凡士林類型的潤膚膏,只要提煉純正,礦物油是不會引致癌症及皮膚敏感。
有品牌聲稱採用天然成份如燕麥等,陳指,燕麥確有保濕及鎖水效果,當中的物質能吸收水份並留在皮膚表面,但並非永久性,暫時亦未有大型研究指出能取代醫生規格所用的潤膚膏,臨床亦見有病人認為較黏身而感到不適。
老一輩人要潤膚,或會煲蔗水淋浴。陳稱,現時亦有人以冰糖水或黑糖水浸身,因糖水較「黐立」,在皮膚短時間有滋潤感覺,但他並不贊成使用,因水份蒸發後,糖份會留在皮膚表面堵塞毛孔,令油脂無法走出,積聚後引來細菌,導致毛囊發炎。至於以蜜糖加入其他材料如燕麥敷臉,蜜糖本身有輕微消炎及抑制細菌功能,若蜜糖夠純正乾淨,塗在輕微發炎的皮膚,有輕微幫助及減低細菌感染的風險。惟自行調配護膚品過程需要非常乾淨,敷臉後要清洗臉部,否則會阻塞毛孔,但若清洗過於徹底,當中的油脂及保濕成份又會被洗走,未必有保濕效果,故不會鼓勵市民自行調配潤膚膏。
最簡單的潤膚方法,陳建議是在淋浴後,以毛巾輕印皮膚至八、九成乾,皮膚仍有少許濕潤時,在表面薄塗一層凡士林,已可將水份鎖在皮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