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頜情.頜理︰痱滋只是熱氣?口腔潰瘍成因與治療方法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22日 06:35
2017年11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近日天氣轉涼,想約好友去吃火鍋,好友卻推卻說:「連續吃了兩晚,口腔生了幾粒痱滋,惟有努力飲菊花水下下火,成功下火後我再打電話給你吧!」
一般人常說的痱滋,其實就是口腔潰瘍(復發性口腔炎)。屬其中一種口腔黏膜病變,也可算是較輕微的一種。雖然不算是甚麼大病,但反覆發作,不僅對說話、咀嚼、吞嚥等功能構成影響,也令人感到困擾。
醫學上,口腔潰瘍是指口腔內黏膜發生淺表性潰瘍。當身體免疫功能變差,抵抗力較弱時就容易發生。此外,也可能與精神壓力、月經失調或維生素缺乏有關。
造成口腔潰瘍的原因其實相當多樣化。病毒、病菌、黴菌感染。物理性傷害如受到假牙擠壓、被堅硬食物刮傷等;化學性刺激則與極酸性或極鹼性的物質有關;過冷或過熱,也會導致口腔黏膜發炎或破損。
一般口腔潰瘍,大約兩周內可自然痊癒。患者可選擇以非藥物治療,注意避免誘發腔潰瘍的因素。同時要注意口腔與牙齒的清潔。若是維生素攝取不均衡的患者,可從均衡飲食着手,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葉酸、鋅和鐵質食物。患者亦可考慮使用藥物治療,例如含有0.2%氯己定(chlorhexidine)的漱口水或口腔黏膜保護藥膏。若復發率太高或潰瘍數目太多,則需找醫生求醫處方藥物。如口腔潰瘍在兩周內不能痊癒,或情況變得更嚴重,應立即就醫,因為口腔潰瘍也可能是癌前病變或口腔癌的病徵。
撰文: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副會長劉卓慧醫生
隔周三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