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七成領低津家庭 用兒童津貼交租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20日 22:45
2017年11月20日 22:4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早前公佈全港貧窮人口有135.2萬,創2009年以來新高。社協發現,逾七成領取低津的非公屋家庭,將兒童津貼用於交租,質疑津助不足無助脫貧,促當局增加金額,並簡化申請手續。
社協今年9至11月訪問101戶領取低津與兒童津貼的家庭。結果發現,按家庭人數劃分,受訪家庭每月工作收入連同津貼,中位數仍普遍低於官方貧窮線,差距介乎1,200至5,650元。調查又發現,非公屋受助住戶當中,逾七成把兒童津貼用作交租;整體近一成半稱無將兒童津貼用於與兒童相關的開支。
10萬兒童未能脫貧
小六生馮同學的兒童津貼,被用作其他家庭開支,家中無餘錢供她報讀興趣班,「無錢上籃球同乒乓波班,要成千五蚊一期」,盼政府提供更多津貼。越南移民阮女士一家四口亦有申領低津及兒童津貼,惟仍未過貧窮線,更須將兒童津貼全數補貼劏房租金,冀增加津助金額。她又指,申請低津須遞交多份文件,包括工作證明,促簡化手續及延長半年申領期至一年。
社協幹事王智源批評,政府視低津的扶貧成效極高,但貧窮家庭即使努力工作換取低津也未能脫貧。他建議政府為非公屋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津貼。他又指,政府雖稱兒童貧窮率「創新低」,但政策介入前後,比率仍分別高達23%和17.2%,推算本港仍有10.2萬名在職家庭的兒童在低津計劃實施後還未能脫貧,促當局增加兒童津貼金額。
此外,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昨藉長者日發起遊行,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扮扶貧」,要求落實全民退保,逾300人參與。發言人劉卓奇說,只有全民退保能夠防貧,斥政府現時的退休保障是「小修小補」。
■記者李詠希、陳穎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