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水力吸 內銀本月仍弱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20日 06:35
2017年11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內銀獲北水增持多時始發力,專家指只宜中短線部署。在騰訊(700)、平保(2318)等強勢股帶動下,恒指衝破二萬九關兼再創近十年高位。作為炒作風向標的北水,月初起亦增持了多隻主要內銀股,惟該板塊期內卻逆市跌,上周五始見發力,基金指內銀股或因被外資減持而錄跌,但預期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上周五始發力

內銀股成本月表現最差板塊之一,建行(939)及中行(3988)為期內拖低恒指點數最多及第三多的藍籌股,連同工行(1398)及交行(3328),整個內銀板塊月初起共拖低大市80點。內銀股上周五表現才好轉,惟中行、建行及農行(1288),本月上旬累計分別逆市跌2.8%、2.2%及1.4%,工行上周五大漲2.1%下亦僅重返上月底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工行近十個交易日連續成為上海港股通十大活躍股份之一,兩地港股通持股佔比亦由10月底的10.96%增至11月15日的11.57%。至於本月六度成上海港股通十大活躍成交股的中行,兩地港股通持股佔比由4.48%增至4.82%;本月拖低大市最多點數的建行,北水持股比例由3.98%增至4.06%;農行則由6.9%增至7.41%。


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險資追求穩定收益,故追入股息較高的內銀股,但相信外資或仍擔心內地銀行資產質素,不願給予內銀股更高估值,甚至有機會趁高位減貨,令內銀板塊走低多時。他補充,匯控(005)等國際銀行本月表現亦未如理想,反映現時全球資金或「唔想炒銀行住」。


溫鋼城續指,內銀股走勢「一底高於一底」,在板塊輪流炒作下不會大跌,認為可分別在6.7元水平及低於6.1元追入建行及工行,「博賺三毫子」。但提醒內銀板塊升勢偏慢,只宜作中短線部署。


大市方面,恒指上周升79點,收報29199點。綜合在美上市主要港股預託證券(ADR)上周五表現,恒指今料高開38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