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高梓傑出院後康復進度神速,最大原因是他保持在麥理浩復康院時的鍛煉心態。現在他的訓練日程練齊四肢活動、言語表達能力:每日清晨4時許起床,先為雙腳拉筋,然後大聲練習咬字發音、說話語氣及節奏;再用些時間拉鬆左手的筋骨。喚醒身體肌肉後,才正式開展一日生活,包括閱報、看電視新聞。待日上三竿,他再步行半小時以上。
不時舉啞鈴鍛煉
除此之外,從小就熱愛運動的梓傑,足球、籃球、排球瓣瓣掂之餘,亦有到健身室「操肌」的習慣,大學時也擔任過屬會的體育幹事。現在梓傑的身體狀況雖未能承受玩球類運動的強度,但仍有不時舉啞鈴鍛煉右手肌前臂及二頭肌。他即場舉起一個10磅重啞鈴,一口氣舉了約20下,「老鼠仔」躍然而出。
家人的支持也是梓傑堅持不懈的原動力。他笑言,每次到復康院接受治療時,大他一年的家姐都會在旁督導。他形容姐姐十分嚴格,不准他偷懶,「有時練得唔夠好,佢會話『你今日差咗喎』」,藉此激發他的鬥志。
■記者于健民
不時舉啞鈴鍛煉
除此之外,從小就熱愛運動的梓傑,足球、籃球、排球瓣瓣掂之餘,亦有到健身室「操肌」的習慣,大學時也擔任過屬會的體育幹事。現在梓傑的身體狀況雖未能承受玩球類運動的強度,但仍有不時舉啞鈴鍛煉右手肌前臂及二頭肌。他即場舉起一個10磅重啞鈴,一口氣舉了約20下,「老鼠仔」躍然而出。
家人的支持也是梓傑堅持不懈的原動力。他笑言,每次到復康院接受治療時,大他一年的家姐都會在旁督導。他形容姐姐十分嚴格,不准他偷懶,「有時練得唔夠好,佢會話『你今日差咗喎』」,藉此激發他的鬥志。
■記者于健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