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一連兩日的「香港特區20年回顧」研討會,周二(14日)來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吸引近百公眾人士出席,不少觀眾關注本港回歸後言論自由收窄的議題。在柏克萊的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專業顧問區家麟提到,本港的新聞媒體大部份均由紅色背景的中資持有,表面看來各不相干,「實際上老闆只得一個(親中央)!」
駐美記者:唐芷瑩 加州柏克萊市報道
曾在TVB任記者及製作人多年的區家麟研究發現,傳媒機構的「結構性審查」普遍。例如在雨傘運動期間,TVB新聞訂出一系列自我審查詞彙,包括記者須將文稿中的「佔領運動」講為「佔領行動」;國際間使用的「雨傘運動」講成「佔中」,而「佔中三子」則須稱作「佔中發起人」等,以淡化運動色彩。「(對他們來說)『運動』太浪漫了,而『三子』包含『君子』,不能說他們是很君子的。」若看到警察用警棍打示威者,「記者不可用個『打』字,只能說『揮動』警棍。」聽到這裏,擔任主持人的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及國際事務學者懷特(Lynn White)也失笑。
移居美國十多年、現在矽谷從事IT界的港人Anita在提問環節上表示憂慮國際媒體和駐港記者言論空間有否收窄。區認為,回歸後「本港對英文的興趣有所下降」,曾有英文記者投訴香港官員現在不以英語回答問題等,加上種種其他因素,讓英文媒體難以發揮影響力。
Anita後來對本報表示,很多在美國留學和工作的人很想回港發展,但「雨傘運動後打消念頭」。而她則是從香港97年回歸後就開始憂慮,表示擔憂非一朝一夕,也非由於單一議題。
加大經濟系中國留學生朱同學表示,關注香港言論自由、政制發展這些議題,「我是大陸人,但我從小就看TVB,對香港感到有文化連繫」。他對香港有大學生與內地學生就張貼民主牆的言論衝突特別深感受,「從新聞看到會覺得很不舒服,見到內地人被這樣衝擊!」但是一提到本港政制,他卻耍手擰頭封口,「我一般都好『自我審查』的,一律避開討論這麼直接的話題」。問他憂慮甚麼,他欲言又止,「我也不知道哈哈!」
參與研討會的李鈺銘、曾鈺成和戴耀廷等人,將會繼續前往洛杉磯演講。
駐美記者:唐芷瑩 加州柏克萊市報道
曾在TVB任記者及製作人多年的區家麟研究發現,傳媒機構的「結構性審查」普遍。例如在雨傘運動期間,TVB新聞訂出一系列自我審查詞彙,包括記者須將文稿中的「佔領運動」講為「佔領行動」;國際間使用的「雨傘運動」講成「佔中」,而「佔中三子」則須稱作「佔中發起人」等,以淡化運動色彩。「(對他們來說)『運動』太浪漫了,而『三子』包含『君子』,不能說他們是很君子的。」若看到警察用警棍打示威者,「記者不可用個『打』字,只能說『揮動』警棍。」聽到這裏,擔任主持人的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及國際事務學者懷特(Lynn White)也失笑。
移居美國十多年、現在矽谷從事IT界的港人Anita在提問環節上表示憂慮國際媒體和駐港記者言論空間有否收窄。區認為,回歸後「本港對英文的興趣有所下降」,曾有英文記者投訴香港官員現在不以英語回答問題等,加上種種其他因素,讓英文媒體難以發揮影響力。
Anita後來對本報表示,很多在美國留學和工作的人很想回港發展,但「雨傘運動後打消念頭」。而她則是從香港97年回歸後就開始憂慮,表示擔憂非一朝一夕,也非由於單一議題。
加大經濟系中國留學生朱同學表示,關注香港言論自由、政制發展這些議題,「我是大陸人,但我從小就看TVB,對香港感到有文化連繫」。他對香港有大學生與內地學生就張貼民主牆的言論衝突特別深感受,「從新聞看到會覺得很不舒服,見到內地人被這樣衝擊!」但是一提到本港政制,他卻耍手擰頭封口,「我一般都好『自我審查』的,一律避開討論這麼直接的話題」。問他憂慮甚麼,他欲言又止,「我也不知道哈哈!」
參與研討會的李鈺銘、曾鈺成和戴耀廷等人,將會繼續前往洛杉磯演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