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荃灣港安醫院一名43歲女病人,被注射過量抗生素靜脈輸液,病人10月初出院,現時情況穩定。衞生署表示,9月底接獲醫院通知後隨即跟進,事件被歸類為重要風險事件下的「可導致死亡或永久受損或具重大公共衞生風險的錯誤處方藥物」,已指示醫院提交更詳細及切實的風險緩減行動計劃,並要求院方檢討有關醫護人員的表現。
恐影響聽覺及腎功能
據了解,涉事的女病人患有婦科炎症,於荃灣港安留院,醫生處方抗生素「Gentamicin」治療,藥房將藥物送到病房由護士為病人靜脈注射,惟護士未有核對劑量便進行注射,其後始發現劑量不對,較醫生處方為多。由於該藥物過量注射有可能影響聽覺及腎功能,醫院即時安排驗血及專科跟進,幸至今病人未見異常。
據了解,以往醫院備有與醫生處方相同劑量的抗生素,但最近藥廠無貨,故購入大支裝藥物,護士未有留意才會出事。據悉,護士發現打錯藥後非常內疚,並即時向病人道歉,醫院已安排她上培訓課程。
荃灣港安醫院表示,該女病人於9月28日被發現抗生素靜脈輸液過量,院方即時安排多項檢驗和由專科醫生跟進,初步檢驗結果顯示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事件已於24小時內呈報衞生署。病人10月1日出院後,院方繼續為其跟進及作適當處理,包括安排檢查和由專科醫生跟進。該院就事件對病人深表歉意,已檢討有關醫護人員的表現,及向衞生署提交改善計劃,以避免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
衞生署表示,已要求醫院四星期內交報告,審視該院提交的報告後,再指示醫院提交更詳細及切實的風險緩減行動計劃,並要求該院檢討有關醫護人員的表現。衞生署會繼續跟進並監察該院落實風險緩減措施。今年至今,衞生署另接獲5宗涉及私家醫院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當中無人死亡。
■記者嚴敏慧
恐影響聽覺及腎功能
據了解,涉事的女病人患有婦科炎症,於荃灣港安留院,醫生處方抗生素「Gentamicin」治療,藥房將藥物送到病房由護士為病人靜脈注射,惟護士未有核對劑量便進行注射,其後始發現劑量不對,較醫生處方為多。由於該藥物過量注射有可能影響聽覺及腎功能,醫院即時安排驗血及專科跟進,幸至今病人未見異常。
據了解,以往醫院備有與醫生處方相同劑量的抗生素,但最近藥廠無貨,故購入大支裝藥物,護士未有留意才會出事。據悉,護士發現打錯藥後非常內疚,並即時向病人道歉,醫院已安排她上培訓課程。
荃灣港安醫院表示,該女病人於9月28日被發現抗生素靜脈輸液過量,院方即時安排多項檢驗和由專科醫生跟進,初步檢驗結果顯示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事件已於24小時內呈報衞生署。病人10月1日出院後,院方繼續為其跟進及作適當處理,包括安排檢查和由專科醫生跟進。該院就事件對病人深表歉意,已檢討有關醫護人員的表現,及向衞生署提交改善計劃,以避免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
衞生署表示,已要求醫院四星期內交報告,審視該院提交的報告後,再指示醫院提交更詳細及切實的風險緩減行動計劃,並要求該院檢討有關醫護人員的表現。衞生署會繼續跟進並監察該院落實風險緩減措施。今年至今,衞生署另接獲5宗涉及私家醫院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當中無人死亡。
■記者嚴敏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