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手腕關節附近忽然出現凸起物,體積時大時細,小心是患上俗稱水瘤的腱鞘囊腫(Ganglion Cyst)。骨科醫生指出,腱鞘囊腫是關節液積聚引致,並非惡性腫瘤,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及引發痛症,其實毋須理會,若覺得有礙觀感或影響日常穿衣、穿鞋,或囊腫壓着神經引致痛楚,則可以用針抽出液體,又或者以手術切除,不過均有機會再復發,雖然腱鞘囊腫病因未明,但與日常過度使用致關節勞損、退化或相關。
記者:伍雅謙
骨科專科醫生張啟然表示,腱鞘囊腫是因為關節液流出,並積聚在皮下,箒喱狀的關節液會形成如氣球狀,並在皮下凸起。腱鞘囊腫成因不明,可能與關節勞損或退化有關,可出現在任何年紀人士身上,即使一歲幼兒亦有機會出現,常見出現的部份是手腕、膝蓋後方及腳踝等,亦可出現在身體任何的關節部位如脊骨等位置。
不影響日常可毋須理會
大部份腱鞘囊腫均毋須治療,張指除非囊腫已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又或囊腫壓着神經引致疼痛,否則可以不用理會,亦毋須割除。倘若手腕或腳背的腱鞘囊腫影響到日常穿衣或穿鞋,便可能需要治療,有病人的腱鞘囊腫體積更大至佔手背的一半。
張表示,間中有病人的腱鞘囊腫出現在神經附近,雖然大多並非重要神經,但亦會導致麻痹及痛楚,譬如在腳眼出現的囊腫,有機會令腳背疼痛、麻痹及有針拮感覺。如在手腕的腕管出現囊腫,則會壓着正中神經,可導致麻痹甚至肌肉萎縮。至於手肘內側後方的尺神經(ulnar nerve),有時不慎碰到亦會令整條手臂感到麻痹,若在該處出現囊腫,亦會令手臂麻痹甚至肌肉萎縮。至於在膝外側出現囊腫,就可能令到腳部提腿無力。
腱鞘囊腫並沒有預防方法,但亦不會變成惡性腫瘤,張表示,關節液有機會自行流失或爆開,囊腫便會消失,古時的外國人會用聖經拍打腱鞘囊腫,「拍爆佢,等佢冇咗」。但他亦提醒,拍打並非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爆咗有機會出現番」,現時的治療方法,簡單可以針抽走關節液,但因液體濃稠如箒喱狀,不易抽出,未必能完全抽走所有關節液,容易復發,估計復發率約達五成。至於以手術切除腱鞘囊腫,雖然屬於小手術,只需要局部麻醉即可,但術後亦有三成復發率,患處亦有手術疤痕。
張表示,只要經醫生檢查證實是腱鞘囊腫,如沒有任何不適,大部份只需要持續觀察即可,毋須治療,臨床所見,大多病人只在身體一個部位出現腱鞘囊腫,甚少會多個關節同時出現。
記者:伍雅謙
骨科專科醫生張啟然表示,腱鞘囊腫是因為關節液流出,並積聚在皮下,箒喱狀的關節液會形成如氣球狀,並在皮下凸起。腱鞘囊腫成因不明,可能與關節勞損或退化有關,可出現在任何年紀人士身上,即使一歲幼兒亦有機會出現,常見出現的部份是手腕、膝蓋後方及腳踝等,亦可出現在身體任何的關節部位如脊骨等位置。
不影響日常可毋須理會
大部份腱鞘囊腫均毋須治療,張指除非囊腫已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又或囊腫壓着神經引致疼痛,否則可以不用理會,亦毋須割除。倘若手腕或腳背的腱鞘囊腫影響到日常穿衣或穿鞋,便可能需要治療,有病人的腱鞘囊腫體積更大至佔手背的一半。
張表示,間中有病人的腱鞘囊腫出現在神經附近,雖然大多並非重要神經,但亦會導致麻痹及痛楚,譬如在腳眼出現的囊腫,有機會令腳背疼痛、麻痹及有針拮感覺。如在手腕的腕管出現囊腫,則會壓着正中神經,可導致麻痹甚至肌肉萎縮。至於手肘內側後方的尺神經(ulnar nerve),有時不慎碰到亦會令整條手臂感到麻痹,若在該處出現囊腫,亦會令手臂麻痹甚至肌肉萎縮。至於在膝外側出現囊腫,就可能令到腳部提腿無力。
腱鞘囊腫並沒有預防方法,但亦不會變成惡性腫瘤,張表示,關節液有機會自行流失或爆開,囊腫便會消失,古時的外國人會用聖經拍打腱鞘囊腫,「拍爆佢,等佢冇咗」。但他亦提醒,拍打並非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爆咗有機會出現番」,現時的治療方法,簡單可以針抽走關節液,但因液體濃稠如箒喱狀,不易抽出,未必能完全抽走所有關節液,容易復發,估計復發率約達五成。至於以手術切除腱鞘囊腫,雖然屬於小手術,只需要局部麻醉即可,但術後亦有三成復發率,患處亦有手術疤痕。
張表示,只要經醫生檢查證實是腱鞘囊腫,如沒有任何不適,大部份只需要持續觀察即可,毋須治療,臨床所見,大多病人只在身體一個部位出現腱鞘囊腫,甚少會多個關節同時出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