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施政報告公佈遲來的防災措施澳門每人派$9,000 居民嘲「揞口費」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15日 22:35
2017年11月15日 2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宣讀施政報告,已經恒常化的「現金分享」措施沒有加碼,維持每人9,000元。經歷致10人死亡的「天鴿」風災,施政報告着墨防災措施甚多,包括修訂颱風和風暴潮的等級劃分、改善內港防洪防潮設施等。有災區居民認為防災措施來得太遲,派錢9,000元只是「揞口費」。
今年澳門施政報告建議繼續實行現金分享措施,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9,000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5,400元。政府建議明年養老金維持3,450元,但敬老金調升至9,000元。每名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亦可獲政府在個人賬戶注入10,000元啟動金,並在其公積金個人賬戶額外獲得政府注入7,000元。
強颱風天鴿今年8月吹襲澳門,造成10死逾200傷,崔世安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應對措施。短期方面,包括修訂颱風和風暴潮的等級劃分,提升對颱風、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能力;又會在內港興建新泵房,但預計工程明年上半年才能開標。
提升預警能力 谷水電建設
施政報告提到,中期抗災措施包括積極推動澳門電網與南方電網第三通道的建設,加快建設本澳新增燃氣機組,保障關鍵設施不中斷供電;加大澳門自身儲水能力,增大新的儲水規模,首階段完成擴容105萬立方米的目標。
處於天鴿重災區內港一帶的五金舖檔主譚女士指,政府建議增高海堤有用,但措施來得太遲,如果有關措施於風災前落實,便可減少損失。
她憶述風災時水浸深度達2.5米高,「呢啲關乎人命,如果有人命傷亡,幾多錢都冇用」。雖然施政報告推出措施,她仍擔心政府走數,「次次都得個講字」。
她的店舖累存大量「水浸貨」,損失嚴重,因水蝕的銹鐵釘現時仍未能售出,損失大約50萬元,政府只作恩恤賠償5萬元,幫助不大,單是浸壞的大貨車已需維修費8萬元。她又稱,對於施政報告沒有措施再協助受影響商戶,感到失望。
經營食肆的黎先生表示,風災前裝修過,風災後需重新裝修,短時間內裝修兩次,耗資40萬元,已經無力支撐,將會結業。他認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好過唔做」,但「對貪污政府冇期望」,相信只是「得個講字」,數年之後仍未落實。對於政府派9,000元,他直指只是對市民的揞口費,每年定期支付每人近萬元,「個個都叫揞口費,等你哋唔好嘈」。
議員斥加公僕薪 懶理基層
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批評,澳門特首崔世安未正視基層困境,長者養老金及維生指數近兩年沒有調整,但就向公務員加薪。至於因應天鴿風災,雖有大篇幅防災規劃及策略,但計劃欠缺短期硬指標,質疑最終推行計劃會嘆慢板,「政府防災應變能力唔止市民不滿,連中央政府都覺得有問題。計劃篇幅就夠晒,但係冇詳細時間表,係咪崔世安剩番兩年任期就敷衍算數」。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