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聘請顧問研究疏導3條過海隧道擠塞情況,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紅隧、東隧、大老山隧道減價,或3條海隧劃一收費等方案都無助減輕過海交通擠塞,唯一有效方法是提高紅隧及獅隧收費。政府亦會與西隧商討以公帑補貼令西隧減價,但未必能達成協議。
研公帑補貼西隧減價
據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立法會文件,研究3條過海隧道分流的初步評估顯示,立法會及公眾建議的5個方案,包括紅隧、東隧及大老山隧道減價、3條海隧劃一收費、6條主要隧道均減價等,均無助改善繁忙時間隧道擠塞,反而會令各隧道車龍延長。
對於有意見提議取消隧道收費亭,隧道全面免費,以加快流量;評估認為,移除收費亭不會增加隧道管道容量,亦沒有分流作用,無助紓緩隧道擠塞。文件表示,獅隧繁忙時間流量已超出設計容量46%,而東隧及紅隧繁忙時間流量亦已超出設計容量四成至七成,西隧尚有空間接收分流自紅隧及東隧的交通。
政府會與西隧商討,在西隧專營權2023年屆滿前,以公帑補貼令西隧減費,但安排及金額必須獲西隧專營公司同意。在現階段,政府不排除未能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若未能與西隧達成協議,隧道費調整方案只能包括紅隧、東隧、獅隧、大老山隧道、尖山以及沙田嶺隧道。
文件又指,紅隧和獅隧位處中央,是最佳連接道路網絡,收費自1999年至今未調整,是各隧道中最低,流量亦遠超設計容量,導致兩條隧道嚴重擠塞。為有效分流交通量,須適度上調紅隧和獅隧的隧道費,並減低其替代隧道收費。長遠而言,隧道費有必要定期調整,應設立隧道費調整機制,按交通流量增減或車輛通過隧道的平均時間作為調整收費依據。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不同意政府指隧道減價無用,因只有降低收費才有誘因令車輛分流;而補貼西隧減價,西隧流量會增加,西隧公司收入也有增長,「西隧一定有興趣,問題只係政府願唔願意去傾」。
運房局長陳帆昨表示,評估只是概念性陳述及初步分析,讓市民及議員了解情況後再討論隧道加價幅度。
■記者麥志榮
研公帑補貼西隧減價
據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立法會文件,研究3條過海隧道分流的初步評估顯示,立法會及公眾建議的5個方案,包括紅隧、東隧及大老山隧道減價、3條海隧劃一收費、6條主要隧道均減價等,均無助改善繁忙時間隧道擠塞,反而會令各隧道車龍延長。
對於有意見提議取消隧道收費亭,隧道全面免費,以加快流量;評估認為,移除收費亭不會增加隧道管道容量,亦沒有分流作用,無助紓緩隧道擠塞。文件表示,獅隧繁忙時間流量已超出設計容量46%,而東隧及紅隧繁忙時間流量亦已超出設計容量四成至七成,西隧尚有空間接收分流自紅隧及東隧的交通。
政府會與西隧商討,在西隧專營權2023年屆滿前,以公帑補貼令西隧減費,但安排及金額必須獲西隧專營公司同意。在現階段,政府不排除未能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若未能與西隧達成協議,隧道費調整方案只能包括紅隧、東隧、獅隧、大老山隧道、尖山以及沙田嶺隧道。
文件又指,紅隧和獅隧位處中央,是最佳連接道路網絡,收費自1999年至今未調整,是各隧道中最低,流量亦遠超設計容量,導致兩條隧道嚴重擠塞。為有效分流交通量,須適度上調紅隧和獅隧的隧道費,並減低其替代隧道收費。長遠而言,隧道費有必要定期調整,應設立隧道費調整機制,按交通流量增減或車輛通過隧道的平均時間作為調整收費依據。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不同意政府指隧道減價無用,因只有降低收費才有誘因令車輛分流;而補貼西隧減價,西隧流量會增加,西隧公司收入也有增長,「西隧一定有興趣,問題只係政府願唔願意去傾」。
運房局長陳帆昨表示,評估只是概念性陳述及初步分析,讓市民及議員了解情況後再討論隧道加價幅度。
■記者麥志榮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