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漢語拼音之父與妻長眠常州故里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09日 06:35
2017年11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漢語拼音之父、內地傳奇學者周有光在今年初逝世,他與夫人張允和的骨灰,上周四(2日)落葬在周的故里、江蘇常州市棲鳳山名人園。周有光的孫女周和慶等親屬與當地官員出席了隨後舉行的周有光夫婦墓前雕像揭幕儀式。


六四後轉軚批評中共

周有光是從常州青果巷走出的傑出語言文字學家、經濟學教授、中文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其夫人張允和是當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她與周有光相濡以沫、舉案齊眉70年,二人的愛情故事成為一段佳話。周有光今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111歲;張允和於2002年離世,終年93歲。上月26日,周和慶帶着兩位老人的骨灰回到青果巷,上周四舉行落葬儀式。


在周有光夫婦的墓前雕像,依據二人合照,以線刻工藝呈現於花崗岩石碑之上。夫婦像下的「人得多情人不老 多情到老情更好」描摹自夫婦二人生前親筆手書,前半句由周有光書寫,後半句由張允和書寫。周有光圖書館、周有光紀念館也將在周有光故居青果巷禮和堂建成開放。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生前經歷晚清、北洋政府、民國政府和中共專政四個時代,可謂「四朝元老」。精通漢、英、法、日四種語言的他,主導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影響中外十數億人對漢語的學習使用。但八九六四一聲槍響,周有光與中共分道揚鑣,由中共的追隨者變成批共者。


江蘇《常州日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