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中大前教授耗費百萬與校方興訟,無非不想院校淪為學店;多年來關注大學學術自由的浸會大學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直言,經常聽聞大學的教授感到壓力要「做好人」,給予學生好成績,「以往有法律學院嘅教授,堅持學生若未達到某水準,唔可以合格,但學校發現有好多人唔合格,唔係去追究啲學生點解咁差,而係去追究教嘅人點解咁嚴」。
校方恐多人「肥佬」礙收生
杜耀明指,學校若夾硬要令學生由「肥佬」(不合格)變合格,或是擔心若大批學生不及格,會令將來有意報讀的學生卻步:「因為咁多人肥(不合格)嘅話,學校嘅商譽咪唔好囉,令到啲人覺得入嚟讀會好困難。」
他認為今次中大抽起學生的因缺席、遲到的「負分」,做法是不公道,因為這些要求一早已列明:「syllabus(課程大綱)係一份合約,係(教授)與學生建立嘅合約,如果中大咁樣做,係完全唔尊重個老師,係損害學術自由,因為老師係有權威,佢係按照既定嘅syllabus去做嘢,咁你自己推翻自己嘅syllabus,基於乜嘢(理由)呢?」他指校方如嚴肅看待事件,要調查整個過程中,負責提升學生成績的教員,有否涉及貪污舞弊。
今次要求推翻成績的4位學生,3位是內地生,1位是本地生。杜指依其個人在大學任教的經驗,會為成績上訴的學生,「絕大部份都係內地生」,認為這是由於部份內地生或擔心成績若不達標,便不能夠拿獎學金,甚或對他申請未來繼續升學會有影響。
近年八大院校開辦的研究院自資修課課程,本地生與內地生的比例已由以往「六四比」,變成如今的一半一半。在2015/16學年,2萬多人中,1萬人是內地生,而近幾年,城大、浸大、科大,更是內地生多於本地生。八大院校中,論內地生人數最多,則以中大為首,每年有逾2,000多位內地生修讀中大的研究院自資修課課程。
■記者姚國雄
校方恐多人「肥佬」礙收生
杜耀明指,學校若夾硬要令學生由「肥佬」(不合格)變合格,或是擔心若大批學生不及格,會令將來有意報讀的學生卻步:「因為咁多人肥(不合格)嘅話,學校嘅商譽咪唔好囉,令到啲人覺得入嚟讀會好困難。」
他認為今次中大抽起學生的因缺席、遲到的「負分」,做法是不公道,因為這些要求一早已列明:「syllabus(課程大綱)係一份合約,係(教授)與學生建立嘅合約,如果中大咁樣做,係完全唔尊重個老師,係損害學術自由,因為老師係有權威,佢係按照既定嘅syllabus去做嘢,咁你自己推翻自己嘅syllabus,基於乜嘢(理由)呢?」他指校方如嚴肅看待事件,要調查整個過程中,負責提升學生成績的教員,有否涉及貪污舞弊。
今次要求推翻成績的4位學生,3位是內地生,1位是本地生。杜指依其個人在大學任教的經驗,會為成績上訴的學生,「絕大部份都係內地生」,認為這是由於部份內地生或擔心成績若不達標,便不能夠拿獎學金,甚或對他申請未來繼續升學會有影響。
近年八大院校開辦的研究院自資修課課程,本地生與內地生的比例已由以往「六四比」,變成如今的一半一半。在2015/16學年,2萬多人中,1萬人是內地生,而近幾年,城大、浸大、科大,更是內地生多於本地生。八大院校中,論內地生人數最多,則以中大為首,每年有逾2,000多位內地生修讀中大的研究院自資修課課程。
■記者姚國雄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