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共享最大問題就係磨擦」。社區組織協會共享房屋即將入伙,迎接首批住客共3個家庭。社協主任何喜華表示,為免住戶因如廁交惡,特意斥資5至6萬元,向屋宇署申請加建洗手間;廚房也設3個爐灶和廚櫃,另有獨立電錶及共用洗衣乾衣機。社協更計劃成立援助基金,將租金收益回饋基層租戶。
何喜華預計,單位每月租金收益約9,000元,扣除支付業主5,000元租金及營運開支,餘款將撥作援助基金,幫助有特殊困難住戶,以及用於兒童的學習發展。
清潔事務需共同分擔
除租金外,住戶每月需另繳200元作維修費,若入住期間毋須動用,住戶退租後可全數取回,變相為他們儲蓄,也可應付日後的搬遷開支,「盡量將租客畀嘅錢,投放番畀租客」。
共房會訂立守則,住戶需分擔清潔及管理事務。每個住戶都有社工跟進,日後也會安排大學生義工家訪,如替學童補習等。何喜華表示,單位因日久失修,需自資翻新。由於屬單梯單位,不符合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要求,未能申請資助,惟有四出「拍膊頭」,最終獲中大前校長劉遵義夫婦捐款30萬元作裝修之用。
■記者王家文
何喜華預計,單位每月租金收益約9,000元,扣除支付業主5,000元租金及營運開支,餘款將撥作援助基金,幫助有特殊困難住戶,以及用於兒童的學習發展。
清潔事務需共同分擔
除租金外,住戶每月需另繳200元作維修費,若入住期間毋須動用,住戶退租後可全數取回,變相為他們儲蓄,也可應付日後的搬遷開支,「盡量將租客畀嘅錢,投放番畀租客」。
共房會訂立守則,住戶需分擔清潔及管理事務。每個住戶都有社工跟進,日後也會安排大學生義工家訪,如替學童補習等。何喜華表示,單位因日久失修,需自資翻新。由於屬單梯單位,不符合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要求,未能申請資助,惟有四出「拍膊頭」,最終獲中大前校長劉遵義夫婦捐款30萬元作裝修之用。
■記者王家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