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血癌有多種,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癌及骨髓癌,較常見的慢性白血病有「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及「慢性淋巴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前者的患者一般較年輕,平均年齡約三十至四十歲。
患者骨髓的「造血幹細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出現後天基因變化,成因大多不明,個別個案或與大劑量輻射有關。第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染色體易位(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形成「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bcr及abl兩個基因結合在一起(fusion gene),產生一種名為bcr-abl的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具異常「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功能,令白血球細胞不停生長。血液出現幼稚白血球(immature white blood cells),血小板數量亦可能上升。不少患者同時有貧血現象,脾臟因充滿異常白血球細胞而脹大(splenomegaly),引致上腹脹痛。
若未能妥善治理慢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細胞可於平均三至四年間出現進一步基因變化,繼而轉化成急性白血病,迅速奪命。
根治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異體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又稱「異體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是唯一方法,但移植有一兩成死亡風險,年紀較大的病者並不適宜移植,尋找合適捐髓者亦有一定困難。
現今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用標靶藥物,即「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可抑制ba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從而制止白血球及血小板異常繁殖,令血球數目回復正常。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製劑」有「伊馬替尼」(Imatinib);第二代藥物包括「尼洛替尼」Nilotinib、「達沙替尼」(Dasatinib)及「波舒替尼」(Bosutinib),療效更強。服藥後可利用基因測試監察療效,血液癌細胞數目逐漸下降;若療效欠佳,癌細胞可能已出現基因變異,因而有抗藥現象,或需要換藥,例如服用「普納替尼」(Ponatinib),或考慮異體血幹細胞移植。若慢性髓細胞白血病已轉化成急性白血病,異體血幹細胞移植乃唯一出路。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患者骨髓的「造血幹細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出現後天基因變化,成因大多不明,個別個案或與大劑量輻射有關。第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染色體易位(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形成「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bcr及abl兩個基因結合在一起(fusion gene),產生一種名為bcr-abl的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具異常「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功能,令白血球細胞不停生長。血液出現幼稚白血球(immature white blood cells),血小板數量亦可能上升。不少患者同時有貧血現象,脾臟因充滿異常白血球細胞而脹大(splenomegaly),引致上腹脹痛。
若未能妥善治理慢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細胞可於平均三至四年間出現進一步基因變化,繼而轉化成急性白血病,迅速奪命。
根治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異體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又稱「異體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是唯一方法,但移植有一兩成死亡風險,年紀較大的病者並不適宜移植,尋找合適捐髓者亦有一定困難。
現今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用標靶藥物,即「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可抑制ba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從而制止白血球及血小板異常繁殖,令血球數目回復正常。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製劑」有「伊馬替尼」(Imatinib);第二代藥物包括「尼洛替尼」Nilotinib、「達沙替尼」(Dasatinib)及「波舒替尼」(Bosutinib),療效更強。服藥後可利用基因測試監察療效,血液癌細胞數目逐漸下降;若療效欠佳,癌細胞可能已出現基因變異,因而有抗藥現象,或需要換藥,例如服用「普納替尼」(Ponatinib),或考慮異體血幹細胞移植。若慢性髓細胞白血病已轉化成急性白血病,異體血幹細胞移植乃唯一出路。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