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券商老闆蔡陳葆心:鬥快跑嗌到聲沙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7日 20:35
2017年10月27日 20: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街市阿嬸,人人都識去炒股票。」不甘一世做師奶,自言是「曳女仔」的老行尊、中潤證券主席蔡陳葆心(圖),41歲膽粗粗用私己錢買下經紀牌,以老闆身份,親自擔任出市員衝鋒陷陣,後來更成為聯交所首名女性管理層。縱橫股壇數十載,避過3次股災,1987年她清倉兼沽空期指,令旁人刮目相看。
70年代女經紀少,女性出市員更少。蔡陳葆心指,即使有女性經紀,但都多數坐在櫃位聽電話,指示夥記落盤,「我就唔係嘅,我要上埋黑板衝鋒陷陣,所以我成日(撞到)周身瘀黑。」大聲報價嗌到聲沙,她不時要看眼耳鼻喉科。即使在男人堆中,蔡陳葆心亦不輸蝕,出市員鬥快衝出去,她通常跑第三。「第一、第二嗰兩個緊張過頭,做到真係神經衰弱,要入醫院。」
主婦變聯交所副主席
股票經紀少不了應酬交換消息,一班男人去跳茶舞、賭錢、食飯,蔡太也照去不誤,「樣樣都有我份㗎,佢哋話我火麒麟。」蔡太原本是家庭主婦,直至遠東交易所成立,「我覺得我做股票啱喎,呢行我鍾意,好似開賭檔咁。」當時買經紀牌的人身家至少要50萬元,到1971年出現金銀證券交易所,門檻較低,只需30萬元,蔡太才儲夠錢買下經紀牌,投身股票業。
1987年股災後聯交所改組,旁人游說她加入,90年代更坐上副主席一職,成為聯交所首位女性管理層。蔡太回首昔日,或因愛替別人出頭,惹來非議。「曹操有知己,關公有對頭。成日想幫啲會員唔俾人食,有啲人覺得我阻住個地球轉。」2000年港交所(388)籌組上市,蔡太亦退下火線。
蔡太稱,當年經紀每日朝見口晚見面,互相幫忙、有商有量,當時聯交所自設會所,會員經常聚會聯誼,感情深厚。對盤自動化後,交易大堂變得冷清,蔡太認為關閉無可厚非,只嘆港交所過份追求國際化,「依家呢班新嘅(管理層)對你係無感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