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天文台昨公佈超強颱風「天鴿」襲港報告,指當時適逢天文大潮及漲潮,維多利亞港潮位最高升至3.57米,是自1954年有紀錄以來第二高。天文台台長岑智明警告,天鴿風向路線若移近20公里,其造成的破壞力會如1962年超強颱風「溫黛」一樣嚴重,香港需提升應變能力。
天文台指出,天鴿帶來的風暴潮令本港水位普遍升高1至2米,適逢天文大潮及漲潮,維港潮位最高升至3.57米,是自1954年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僅次於1962年超強颱風溫黛錄得的最高潮位紀錄3.96米。天鴿襲港期間,最少有129人受傷及超過5,300宗塌樹報告,多處沿岸地區出現嚴重水浸及破壞。
台長指港需提升應變力
岑智明昨出席一公開場合時透露,天鴿吹襲澳門期間,湧浪上岸最高達2.5米,若天鴿的風向路線移近香港20公里,其造成的破壞力會如溫黛一樣嚴重。他警告,未來氣候變化令海平面上升及風力增強,香港有可能被颱風正面吹襲,需提升相關應變能力。
此外,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昨書面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根據紀錄,在戰後維港水位超過3.5米只有3次,當中包括天鴿帶來的風暴潮。他指,根據統計學,維港水位超過3.5米平均相隔30年出現一次,但這只是平均數,不排除下次出現維港水位超過3.5米會少於30年。該局正與各相關政府部門檢視《天災應變計劃》,若有需要,會作出修訂及強化措施。
■記者謝明明
天文台指出,天鴿帶來的風暴潮令本港水位普遍升高1至2米,適逢天文大潮及漲潮,維港潮位最高升至3.57米,是自1954年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僅次於1962年超強颱風溫黛錄得的最高潮位紀錄3.96米。天鴿襲港期間,最少有129人受傷及超過5,300宗塌樹報告,多處沿岸地區出現嚴重水浸及破壞。
台長指港需提升應變力
岑智明昨出席一公開場合時透露,天鴿吹襲澳門期間,湧浪上岸最高達2.5米,若天鴿的風向路線移近香港20公里,其造成的破壞力會如溫黛一樣嚴重。他警告,未來氣候變化令海平面上升及風力增強,香港有可能被颱風正面吹襲,需提升相關應變能力。
此外,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昨書面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根據紀錄,在戰後維港水位超過3.5米只有3次,當中包括天鴿帶來的風暴潮。他指,根據統計學,維港水位超過3.5米平均相隔30年出現一次,但這只是平均數,不排除下次出現維港水位超過3.5米會少於30年。該局正與各相關政府部門檢視《天災應變計劃》,若有需要,會作出修訂及強化措施。
■記者謝明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