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經評論:本地薑上市的盤算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5日 06:35
2017年10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最近一、兩年大型新股買少見少,反而多了歷史悠久的本地品牌上市,最新有捷榮咖啡、英記茶莊。
捷榮申請在主板上市,市傳集資7.8億元;英記則申請在創業板上市,不清楚其集資規模,但相信最多都是幾千萬的「貨仔」。
這類企業都有幾個共同點。第一,歷史悠久,好處是在本港有一定知名度,在散戶市場有賣點,而且業務基礎較穩健。但賓架朋友話,壞處是業務已經過了盈利爆炸增長的時間,生意穩定對普通公司或者叫交到功課,但對於準備上市的公司而言,缺乏業務憧憬或影響上市估值、買入意欲,所謂「好睇唔好食」,除非公司發掘到新業務,或者新市場,否則都幾難搞。
第二,家族經營。根據上市文件,捷榮和英記現時的掌舵人分別是第三及第四代。為甚麼選擇這個時候上市?不少人第一時間就認定為啤殼。但有賓架朋友話,撇除啤殼陰謀論,這類老牌家族人口多,自然多爭拗,而且後人未必想,或者沒有能力接手生意,上市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至少可以大條道理找有能力的外姓人打理公司業務。
第三,收入穩定但不多。以英記為例,今個財年收入4,454萬元,賺1,229.5萬元;上個財年亦差不多,收入有4,278萬元,即平均每個月做三百幾萬生意。雖然集資細,但賓架朋友話,在缺乏大型新股下,本港中小企上市至少可以為部份中小型保薦行「吊命」,密食當三番。
記者:陳雪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