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研究,建議推「補貼置業計劃」,以建築成本出售公營房屋,出售時鎖定補價金額,可先在新建綠置居及居屋等試行,未來擴展至現存居屋及公屋單位,推算30年後全港七成半家庭可成為業主,有團體批評計劃全面將公營房屋「私有化」,將房屋成本轉嫁至基層,有立法會議員支持建議,但指應限制單位只能轉售予政府或綠表買家。
記者:鍾雅宜
團結香港基金去年已提出推行「補貼置業計劃」,該會昨發表第3份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日後以建築成本出售公營屋單位,鎖定補地價金額,如市值400萬元單位,便將售價訂在成本價100萬,兩者相差的補價金額為300萬,即未來補價亦定在此數,不再隨樓價浮動。現行機制下,居屋補價是按單位出售時的市值再乘以購入單位時的折扣率計算。
該會建議政府分4階段推行計劃,以先導計劃在新建綠置居、居屋、首置上車盤的合資格住戶推行,若受歡迎可擴展至未來所有新落成公營房屋,並考慮推展至現存居屋和租置計劃下的住戶,即將補價訂在購入單位時市值與售價之間的差額,最後建議可分階段私有化現存公屋單位,亦建議政府考慮讓業主提前清還補價折扣優惠、分期償還補價及當單位市值下跌時平均下調補價等方案。
被轟將房屋問題轉嫁基層
基金會研究委員會成員王于漸指過去十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資助房屋業主無法追上與市價掛鈎的補價金額,現時全港約251萬住戶約48%為業主,他料計劃下30年後全港七成半家庭可成為業主。
基金會副總幹事黃元山指計劃有助重建置業階梯,鎖定補價亦合理,業主毋須被政府分享補價升值的成果,「如將政府賣咗居屋畀你,嗰日已經要將售價訂下來,假設賣400萬,只差300萬,差幾多錢就還幾多錢,政府冇需要與民爭利。」對於有指公屋私有化如同「逼」人買樓,黃元山否認逼人買樓,而是給他們更多選擇權。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維謙稱,「最終補唔補由業主自行決定,若經濟逆轉可以唔補住」。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計劃是將房屋問題轉至基層,「賣晒啲公屋幫政府填氹,本末倒置」,全面將公屋私有化,如同將基層居民推出私人市場,他指英國以往亦曾進行類似計劃,面臨不少危機,又認為公帑只補貼居屋或公屋居民不太公平。
身兼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的民主黨尹兆堅指現時大量未補價居屋難以釋放,認為計劃有助業主補價,但公屋供應不能減,亦需設限制,如設禁售期及限制單位只能售予綠表人士或政府。另一成員招國偉亦贊成計劃,建議可於租置項目試行。運房局指歡迎各界對房屋問題提出建議,已知悉基金會的研究報告並作參考。
居民心聲
公屋租戶劉先生:
「依家冇得買啫,有得買我都買......唔理咩補價方法,最重要係冇得炒,否則都係唔公道。」
居屋戶郭太:
「一直同緊老人家住,想同細路搬出嚟。如果放寬補價,釋出更多居屋單位,幫到買樓都幾好。」
記者:鍾雅宜
團結香港基金去年已提出推行「補貼置業計劃」,該會昨發表第3份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日後以建築成本出售公營屋單位,鎖定補地價金額,如市值400萬元單位,便將售價訂在成本價100萬,兩者相差的補價金額為300萬,即未來補價亦定在此數,不再隨樓價浮動。現行機制下,居屋補價是按單位出售時的市值再乘以購入單位時的折扣率計算。
該會建議政府分4階段推行計劃,以先導計劃在新建綠置居、居屋、首置上車盤的合資格住戶推行,若受歡迎可擴展至未來所有新落成公營房屋,並考慮推展至現存居屋和租置計劃下的住戶,即將補價訂在購入單位時市值與售價之間的差額,最後建議可分階段私有化現存公屋單位,亦建議政府考慮讓業主提前清還補價折扣優惠、分期償還補價及當單位市值下跌時平均下調補價等方案。
被轟將房屋問題轉嫁基層
基金會研究委員會成員王于漸指過去十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資助房屋業主無法追上與市價掛鈎的補價金額,現時全港約251萬住戶約48%為業主,他料計劃下30年後全港七成半家庭可成為業主。
基金會副總幹事黃元山指計劃有助重建置業階梯,鎖定補價亦合理,業主毋須被政府分享補價升值的成果,「如將政府賣咗居屋畀你,嗰日已經要將售價訂下來,假設賣400萬,只差300萬,差幾多錢就還幾多錢,政府冇需要與民爭利。」對於有指公屋私有化如同「逼」人買樓,黃元山否認逼人買樓,而是給他們更多選擇權。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維謙稱,「最終補唔補由業主自行決定,若經濟逆轉可以唔補住」。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計劃是將房屋問題轉至基層,「賣晒啲公屋幫政府填氹,本末倒置」,全面將公屋私有化,如同將基層居民推出私人市場,他指英國以往亦曾進行類似計劃,面臨不少危機,又認為公帑只補貼居屋或公屋居民不太公平。
身兼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的民主黨尹兆堅指現時大量未補價居屋難以釋放,認為計劃有助業主補價,但公屋供應不能減,亦需設限制,如設禁售期及限制單位只能售予綠表人士或政府。另一成員招國偉亦贊成計劃,建議可於租置項目試行。運房局指歡迎各界對房屋問題提出建議,已知悉基金會的研究報告並作參考。
居民心聲
公屋租戶劉先生:
「依家冇得買啫,有得買我都買......唔理咩補價方法,最重要係冇得炒,否則都係唔公道。」
居屋戶郭太:
「一直同緊老人家住,想同細路搬出嚟。如果放寬補價,釋出更多居屋單位,幫到買樓都幾好。」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