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旺角行人專用區逐漸變質,大媽鬥大聲街頭演唱,噪音街知巷聞。居民及商戶飽受滋擾,近日有西洋菜南街地舖商戶出奇招抵禦噪音,在店外自設面積約60平方米巨型隔音屏,將西洋菜南街行人路及馬路分隔。記者昨實地以噪音計量度,發現拉下隔音屏後,可降低「歌壇」聲浪約15分貝。不過有專家擔心架設隔音屏或存有安全風險,市民也質疑此舉令街道特色大打折扣。
記者:林社炳 鄭啟源
涉事商戶為化妝品品牌LANEIGE位於西洋菜南街分店,整幅伸縮式隔音屏高約6米,闊約10米,安裝於店外的騎樓樓底,打開時足以完整覆蓋全個店面,將店外行人路與原為車路的行人專用區分隔。有職員透露,店外長期有兩個歌舞團體擺檔,聲浪直撲店內,嚴重影響店員推銷,曾有客人忍受不住離開,影響生意。公司一個多月前安裝隔音屏幕,消音效果明顯。該職員又指,附近店舖同受噪音困擾,亦有向其查詢安裝隔音屏資料。
用後聲浪降14.5分貝
記者昨傍晚到旺角行人專用區視察,「歌手」大展歌喉,陳年金曲一首接一首,先來《書劍恩仇錄》,接着再來《愛拼才會贏》和《負心的人》。記者於涉事化妝品店外,以噪音計量度聲浪變化,商戶打開隔音屏前,大媽歌聲的聲浪達到94.5分貝;設置隔音屏後,錄得聲浪降至80分貝,足足降低14.5分貝,店內職員不需特別提高聲線,可與顧客正常交談。
巨型隔音屏引起不少市民及旅客注目,在附近巡查的食環署人員亦拍照記錄。市民薛先生對商戶自行安裝隔音屏幕感好奇,他稱雖不太懂欣賞旺角街頭歌手的表演,惟不能否認有一定捧場客,關注商戶若全部加設隔音屏障,將行人專用區與店舖隔開,會失去街道特色。
旅客:聽不到店員介紹
深圳旅客沙小姐則指,街上有人唱歌雖然很熱鬧,但在店舖購物時,因聲浪實在太大,有時聽不到店員介紹。演出者則反駁聲浪根本不算大。在其中一個演出團體操作音響的工作人員說,巡邏的警員會警告在場演出者,音響聲浪不能開得太大。她強調,其所屬演出攤位的音量算是適中,只是附近個別進行樂器表演的團體經常開大音量,才造成嚴重噪音。
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稱,商戶在舊樓騎樓位置設隔音屏,對行人造成阻礙,或遭相關政府部門要求拆除。油尖旺區區議員余德寶表示,自行人專用區每周縮至兩天後,發現街頭表演者更集中,噪音問題惡化。他促當局長遠考慮為演出者設登記制度,以便分配表演時間、空間,及管理噪音問題。《蘋果》向LANEIGE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
途人心聲
市民薛先生:
「唔太識欣賞佢哋(旺角街頭歌手)表演,但唔可以否認有一定捧場客,如果成條街都加隔音屏障,好似冇乜特色。」
旅客沙小姐:
「在店內購物太大噪音,有時聽不到店員介紹。」
記者:林社炳 鄭啟源
涉事商戶為化妝品品牌LANEIGE位於西洋菜南街分店,整幅伸縮式隔音屏高約6米,闊約10米,安裝於店外的騎樓樓底,打開時足以完整覆蓋全個店面,將店外行人路與原為車路的行人專用區分隔。有職員透露,店外長期有兩個歌舞團體擺檔,聲浪直撲店內,嚴重影響店員推銷,曾有客人忍受不住離開,影響生意。公司一個多月前安裝隔音屏幕,消音效果明顯。該職員又指,附近店舖同受噪音困擾,亦有向其查詢安裝隔音屏資料。
用後聲浪降14.5分貝
記者昨傍晚到旺角行人專用區視察,「歌手」大展歌喉,陳年金曲一首接一首,先來《書劍恩仇錄》,接着再來《愛拼才會贏》和《負心的人》。記者於涉事化妝品店外,以噪音計量度聲浪變化,商戶打開隔音屏前,大媽歌聲的聲浪達到94.5分貝;設置隔音屏後,錄得聲浪降至80分貝,足足降低14.5分貝,店內職員不需特別提高聲線,可與顧客正常交談。
巨型隔音屏引起不少市民及旅客注目,在附近巡查的食環署人員亦拍照記錄。市民薛先生對商戶自行安裝隔音屏幕感好奇,他稱雖不太懂欣賞旺角街頭歌手的表演,惟不能否認有一定捧場客,關注商戶若全部加設隔音屏障,將行人專用區與店舖隔開,會失去街道特色。
旅客:聽不到店員介紹
深圳旅客沙小姐則指,街上有人唱歌雖然很熱鬧,但在店舖購物時,因聲浪實在太大,有時聽不到店員介紹。演出者則反駁聲浪根本不算大。在其中一個演出團體操作音響的工作人員說,巡邏的警員會警告在場演出者,音響聲浪不能開得太大。她強調,其所屬演出攤位的音量算是適中,只是附近個別進行樂器表演的團體經常開大音量,才造成嚴重噪音。
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稱,商戶在舊樓騎樓位置設隔音屏,對行人造成阻礙,或遭相關政府部門要求拆除。油尖旺區區議員余德寶表示,自行人專用區每周縮至兩天後,發現街頭表演者更集中,噪音問題惡化。他促當局長遠考慮為演出者設登記制度,以便分配表演時間、空間,及管理噪音問題。《蘋果》向LANEIGE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
途人心聲
市民薛先生:
「唔太識欣賞佢哋(旺角街頭歌手)表演,但唔可以否認有一定捧場客,如果成條街都加隔音屏障,好似冇乜特色。」
旅客沙小姐:
「在店內購物太大噪音,有時聽不到店員介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