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蒲眉蓬將化輕煙 民眾哭別泰國步進新時代 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3日 21:35
2017年10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已故泰王蒲眉蓬(King Bhumibol Adulyadej)駕崩一年,皇室周三起一連五日在曼谷舉行隆重的遺體火化儀式。在嚴密的封路安排下,料仍會有50萬民眾湧到大皇宮附近一帶,送別在位70年、他們心目中「國王中的國王」。與此同時,亦象徵泰國新時代正式開始。
在五日儀式中,焦點將會是周四的火化儀式。蒲眉蓬的靈柩當日會由過去一年來的停放地--大皇宮,移至特別建造的火葬台進行火化。但甫踏入10月,全泰國已一片悼念氣氛,傳媒停止一切歡樂喜氣節目,並播出紀錄片表揚蒲眉蓬的偉業。而事實上,在過去一年的哀悼期中,有多達1,200多萬泰國人到過大皇宮向蒲眉蓬的靈柩致敬,足證國民對他愛戴與懷念。
在本月13日蒲眉蓬的死忌日,就有大批民眾自發到大皇宮和蒲眉蓬當日離世的醫院外悼念。57歲男子甲諾潘聲淚俱下:「我不想火化儀式舉行。我接受不了。」由330公里外專程到曼谷的66歲女子班尼差亦說:「在電視偶然會見到他功績,但他不在了,我們得知更多他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事。」
走遍大半國土推動農業
終年88歲的蒲眉蓬在位70年,在1946年即位時,泰國因為曾跟日本結盟,二戰後有待盟國發落,局勢風雨飄搖。蒲眉蓬親自上山下鄉,大力推動農業改革和水利發展,以一國之尊幾十年間走遍大半個泰國,淳樸的農民莫不視他為憂國憂民的好國王。事實上過去大半個世紀,當鄰國連年打仗、飽受饑荒蹂躪,泰國反過來成為亞洲糧倉,白米甲天下,這都是重視農業的蒲眉蓬為泰國社會奠定穩定基礎的功勞。
團結在蒲眉蓬之下,國家大致保持和諧,人口由1,700萬,增至接近7,000萬,人均年收入也由原來不足100美元(780港元)提高至6,000美元(46,800港元)。蒲眉蓬宣揚仁愛,即使他在位時發生過19次政變,敗方多以出走告終,甚少出現趕盡殺絕。
然而隨着這位深得民心的君王化作一縷輕煙,分析認為泰國是時候正式過渡到新王治、新時代。曼谷朱拉隆功大學哲學教授索拉芝(Soraj Hongladarom)說:「有部份已改變。這是很自然的事。火化後料變化更多。」他指皇室的未來最令外界憂慮,但礙於泰國法例嚴禁批評或侮辱皇室,他拒絕進一步評論。
經常批評泰國軍政府和皇室的日本京都大學政政學教授帕文(Pavin Chachavalpongpun)認為,泰國正面對不明朗未來。他說:「在蒲眉蓬治下,泰國政治至少仍可預測。現在情況完全不同。沒有人能預計新國王會帶來甚麼,這亦是為何民眾之間那麼憂慮。」
料軍方明年大選續掌權
外界未來的焦點都會放在以總理巴育為首的軍政府有何動作。軍方向來自封為皇室頭號守護者,跟新國王哇集拉隆功關係備受關注。過去一年,軍方取得哇集拉隆功支持頒佈被指削弱民主的新憲法,落實明年底大選後,相信軍方仍可牢牢握住權力。至於支持前總理他信的紅衫軍,隨着他信妹妹、另一前總理英祿出走國外,恐怕短期內難有大作為。
德新社/美聯社/泰國《民族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