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男事主一邊插着鼻喉開車,一邊燒炭企圖自殺,經治理後有生命危險,有醫生估計事主因腎病影響肺功能,需要隨身帶氧氣瓶保持正常血氧含量,而事主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即使事發時吸氧亦無補於事,有機會因缺氧而喪命。
氣樽旁有火種或致爆炸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一般有肺氣腫或心肺疾病的患者,經醫生評估後認為有實際需要,可於家居或隨身添置氧氣供應機,24小時吸氧以維持不低於百分之九十四的血液含氧量,而患有腎病的人士,亦可能因為尿毒素過高而影響其他器官運作,例如肺積水,需要吸氧協助呼吸。
彭醫生表示,事主一邊插着「貓鬚」吸氧一邊燒炭,由於喉管供應的氧氣量不大,加上現場並非高壓環境,空氣中會滲透其他氣體如氮氣或一氧化碳,事主不可能達致吸純氧效果,相反一氧化碳無色無味,只要吸入一定濃度,一氧化碳會與紅血球血紅素結合,令血紅蛋白不能傳送氧氣,導致病人缺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嚴重可致喪命。
彭醫生又指,氧氣樽旁有燃燒中的炭,確有爆炸的危險性,但前提必須是氧氣樽突然釋放大量氧氣,氣體正好向着火種,才有搶火的潛在危險。
■記者簡明恩
氣樽旁有火種或致爆炸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一般有肺氣腫或心肺疾病的患者,經醫生評估後認為有實際需要,可於家居或隨身添置氧氣供應機,24小時吸氧以維持不低於百分之九十四的血液含氧量,而患有腎病的人士,亦可能因為尿毒素過高而影響其他器官運作,例如肺積水,需要吸氧協助呼吸。
彭醫生表示,事主一邊插着「貓鬚」吸氧一邊燒炭,由於喉管供應的氧氣量不大,加上現場並非高壓環境,空氣中會滲透其他氣體如氮氣或一氧化碳,事主不可能達致吸純氧效果,相反一氧化碳無色無味,只要吸入一定濃度,一氧化碳會與紅血球血紅素結合,令血紅蛋白不能傳送氧氣,導致病人缺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嚴重可致喪命。
彭醫生又指,氧氣樽旁有燃燒中的炭,確有爆炸的危險性,但前提必須是氧氣樽突然釋放大量氧氣,氣體正好向着火種,才有搶火的潛在危險。
■記者簡明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