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導航:亂市下 三中資板塊料吸金季績期殺到 內銀醫藥建材叫糊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2日 18:35
2017年10月22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十九大正召開,中港股維穩未見明顯之餘,恒指上周三更突遭遇滑鐵盧,在亂市下資金或回歸基本因素,本月底前的季績高峰結果,或會成為資金泊岸指路燈。《投資導航》今期綜合三大季績有機會報捷的板塊,分析當中潛力盈利報喜的股份,供大家參考。
內銀復蘇 農行質優追落後
四大內銀股中,建行(939)率先在本周四公佈季績,工中農則齊齊在下周一放榜,打頭陣的中信銀行(998)會在周二公佈。高盛日前發表報告,指四大內銀股上季公佈的半年度業績,早已顯示出淨利息收益率(NIM)擴闊之初步迹象,故相信內銀股盈利普遍已在第二及第三季見底,意味股價大落後的內銀有機會見到走勢轉捩點。
在內銀股資產重新定價下,高盛指行內淨利息收益率已見復蘇,預測淨利息收益率在下半年按年平均可錄10點子升幅,連同貸款需求增長穩定,以及信貸成本正常化,內銀股的盈利復蘇趨勢正在展開。高盛料內銀股的淨利息收益率明年或以後仍有進一步擴大空間,即使其趨勢未來料因低基數效應褪去而轉趨平緩。
內地上游產業強勁
另外,在內地企業盈利改善下,高盛相信內銀股的資產質素可望維持良性。上游產業在傳統上是左右內銀股前景之重要因素,近期內地宏觀經濟數據不俗,高盛認為這進一步確認了內地上游產業的強勁程度。揀股方面,高盛重申對農行(1288)的「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並同時給予工行(1398)「買入」評級,目標價6.7元。事實上,截至上周四止農行今年只升13.5%,大落後於同業,上周四大跌市亦只跟跌1.6%,四大行中企得最穩,是行業中的穩陣選擇。
受惠新國策 復星醫藥穩陣
國務院本月初下發意見,鼓勵醫藥創新及審評改革,雖會增加內地藥企競爭,但同時推動新藥審批及審評加快,市場普遍估計對行業利多於弊,加上下周一放榜的山東新華製藥(719)本月中已預告今年首三季盈利錄得70%至1.2倍增長,令醫藥股成為今輪季績高峰期不能忽略的板塊之一,抗跌能力特強的復星醫藥(2196)可看高一線。
國藥業績或有驚喜
上周四港股午後大冧市之際,復星醫藥仍逆市有4.3%進賬,成跌市奇葩。以基本因素看,復星醫藥的新藥管線多,受惠新國策之餘,早前更被大行摩根士丹利評為行業首選,因集團積極在美國收購多個仿製藥品種,同時入股中外多間同業,前景看好,預計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有25.9%及15.1%。按計算,復星醫藥第二季盈利按季增長已近29%,倘上季盈利持平,單季按年增長已有四成,首三季則增21%,盈利有穩步增長勢頭。
至於其他藥股則可留意大落後、零售業務比例高的國藥(1099),集團上月底遭自稱非沽空機構的GMT研究狙擊,指其嚴重誇大營運及現金流,但股價先受壓後回穩,但走勢持續橫行未見突破。按集團第二季表現推算,第三季盈利倘持平,首三季盈利可增逾18%,單季盈利增逾四成,若業績有更大驚喜從而令走勢突破橫行區間,即可憧憬上望40元大關。
建材股反彈 馬鋼金隅值博
鋼價持續大升,近日就季績發佈盈喜的股份中不乏明顯進入業績反彈期的建材股蹤迹,江銅(358)預告盈利大增,鞍鋼(347)估單是第三季增長料有2.9倍、累計首三季更增3.9倍,估計行業喜訊會陸續有來。除鞍鋼外,大行最看好馬鋼(323),業績隨時報喜要吼實;另水泥業回暖下,水泥股金隅(2009)亦不能走漏眼。
大行上調目標價
德銀指,基於庫存水平及行業估值,一眾原材料股中最看好鋼鐵股,行業首選為馬鋼,評級「買入」,目標價5.6元。另一大行匯證亦對內地鋼鐵行業前景正面,基於鋼鐵價格有望走高,該行將馬鋼的盈利預測與目標價雙雙上調,最新目標價看4.05元,評級「持有」。事實上,馬鋼第二季盈利錄7.4億元人民幣,倘第三季表現持平,季度盈利已按年大增1.4倍,累計三季增幅更超過2.1倍,盈利力不容忽視。
另外建材亦不可缺少水泥,同時有房地產開發概念的金隅就最值得關注,在內地限產及停產等傾斜大企業的政策下,半年盈利大飆五倍的金隅,第三季單季度或有機會再下一城報捷,倘持平第二季盈利,季度按年增長亦有兩倍,升幅可觀。金隅過去年大跑輸,截至上周四止半年仍跌7%,上周四大跌市表現相對企穩只跌1.8%,在業績加持下,為可攻可守之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