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1997年香港回歸,不少港人擔心政治環境轉變,紛紛選擇移民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
現年50歲的Harry,90年代便隨家人移民澳洲。他憶述當年移民澳洲,因為家境不好,為了糊口,他放棄了讀書升學的機會,15歲開始便四處尋找工作機會,曾在布里斯班﹑雪利,墨爾本等做過廚房,由清潔工人﹑侍應﹑廚師逐步熬出頭,現時定居澳洲北部凱恩斯,在當地已是擁有4間中餐館的老闆,總算熬出出頭天。
「我15歲就出來搵食,沒辦法,當時家境不太好,而我自己讀書不多,只好做一些下欄的工作,在廚房做清潔、洗碗、切菜,做那些最底層,別人不想做的工作,頭十年八載是很困難。」Harry說道,卻難掩一絲的遺憾,因為沒有機會讀書,連大學的門都沒得進。
為了「搵食」,Harry長時間「捱更抵夜」地工作,一周有六日做廚房,第七日便做兼職侍應「很多人都不喜歡做我們這一行,總會濕手濕腳,而且沒有周末。」
事實上,當1997年移民潮冷卻後,中餐館的廚師供應減少,令Harry有上位的機會。「當老闆問我,你有沒有興趣試?你可以嗎?我一定要抓緊那個機會『膽博膽』去嘗試,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上去。」Harry那刻的眼神很堅定。
移民澳洲已有三十多年,現時在凱恩斯已有4間中餐館,當中有4成本地客及6成旅客。他笑言,每逢春節﹑國慶﹑聖誕及中秋等都是餐館高峰期,4間店每日可以做到2000多人生意。他又指,這邊生活比較休閑,社會制度比較平實,是人人平等自由的國家,在香港一份工作可能有很多人去投考,但是在澳洲一份工作,根本無人去應徵,所以機會很多。
現年50歲的Harry,90年代便隨家人移民澳洲。他憶述當年移民澳洲,因為家境不好,為了糊口,他放棄了讀書升學的機會,15歲開始便四處尋找工作機會,曾在布里斯班﹑雪利,墨爾本等做過廚房,由清潔工人﹑侍應﹑廚師逐步熬出頭,現時定居澳洲北部凱恩斯,在當地已是擁有4間中餐館的老闆,總算熬出出頭天。
「我15歲就出來搵食,沒辦法,當時家境不太好,而我自己讀書不多,只好做一些下欄的工作,在廚房做清潔、洗碗、切菜,做那些最底層,別人不想做的工作,頭十年八載是很困難。」Harry說道,卻難掩一絲的遺憾,因為沒有機會讀書,連大學的門都沒得進。
為了「搵食」,Harry長時間「捱更抵夜」地工作,一周有六日做廚房,第七日便做兼職侍應「很多人都不喜歡做我們這一行,總會濕手濕腳,而且沒有周末。」
事實上,當1997年移民潮冷卻後,中餐館的廚師供應減少,令Harry有上位的機會。「當老闆問我,你有沒有興趣試?你可以嗎?我一定要抓緊那個機會『膽博膽』去嘗試,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上去。」Harry那刻的眼神很堅定。
移民澳洲已有三十多年,現時在凱恩斯已有4間中餐館,當中有4成本地客及6成旅客。他笑言,每逢春節﹑國慶﹑聖誕及中秋等都是餐館高峰期,4間店每日可以做到2000多人生意。他又指,這邊生活比較休閑,社會制度比較平實,是人人平等自由的國家,在香港一份工作可能有很多人去投考,但是在澳洲一份工作,根本無人去應徵,所以機會很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