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8.23「天鴿」風災重創澳門,造成10人死亡。澳門氣象局被轟低估風災嚴重性釀災情,廉政公署介入調查事件,昨公佈調查結果,力數氣象局長馮瑞權及副局長梁嘉靜6宗罪。報告狠批氣象局缺颱風預測的會商機制,懸掛甚麼風球只憑局長在家中判斷,忽略前線人員意見,唯我獨尊、專業傲慢;而懸掛風球的準則亦只有局長一人掌握。
記者:謝明明 譚靜雯
廉署報告狂數氣象局領導層過失。就公眾一直質疑天鴿吹襲澳門當天,氣象局為何遲遲未掛8號波,報告揭示原來在非辦公時間,懸掛風球的決策過程僅由副局長透過電話向局長單對單匯報,局長在家中透過網絡查看颱風數據和資訊,作出是否懸掛風球的決定,然後透過電話通知在氣象局值班的預報員對外發佈消息。報告批評馮瑞權透過居家決策、遙控指揮進行颱風預報,絕非公共部門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應有的工作方式。
馮官僚意識重 被斥傲慢
雖然馮瑞權向廉署辯稱,他在8月23日清晨已趕回氣象局,但他回局後便直接進入自己的辦公室,沒到氣象監察中心向前線預報員了解情況及交換意見。報告批評氣象局欠缺颱風預測的會商機制,馮只召集局內領導主管在其辦公室討論,無前線氣象預報員參與。
馮向廉署解釋,前線氣象技術員僅負責監測和預報,且經驗比領導主管少,分析未必精準,認為毋須就颱風事宜與前線人員溝通。報告認為,馮瑞權不僅體現出行政管理中的官僚意識和等級觀念,更表現出工作決策中的唯我獨尊和專業傲慢。
在懸掛風球標準方面,馮表示颱風預報必須綜合考量颱風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持續性3項要素。但調查發現,該局領導主管對相關要素的定義和標準各有不同理解,局內其他人員更所知甚少或聞所未聞。廉署認為,颱風預報準則既非領導專屬,更不是需要秘而不宣的資訊,如果連氣象局內部的氣象預報員都不清楚,公眾則更是無從知曉。
報告又揭發氣象局管理混亂、設備脆弱等多項過失,不過對於輿論質疑,氣象局遲掛8號波是顧及博彩公司利益,報告則表示無證據證實氣象局預報天氣違反法律規定,亦無證據顯示該局懸掛風球的決定受任何外來因素影響。
仍任技術員 無交代處分
澳門特首崔世安表示極重視報告,已批示運輸工務司跟進。立法會議員蘇嘉豪不滿廉署調查報告無交代任何處分,「如果係小說、古仔書咪滿意囉,但今次係一份調查報告,結論係乜嘢,到底會受到咩嘢應受處罰呢﹖(報告)係無吖嘛,點能夠說服人」。
馮瑞權曾在天鴿風災後申請提早退休,一度獲批,可安享長糧,引發公眾不滿。政府其後收回成命,馮如今仍以首席氣象技術員身份繼續在氣象局上班,每月支薪逾4萬元。立法會議員區錦新估計馮或會被控行政失當,嚴重者會被革職,「隨時連退休金都冇埋」。
記者:謝明明 譚靜雯
廉署報告狂數氣象局領導層過失。就公眾一直質疑天鴿吹襲澳門當天,氣象局為何遲遲未掛8號波,報告揭示原來在非辦公時間,懸掛風球的決策過程僅由副局長透過電話向局長單對單匯報,局長在家中透過網絡查看颱風數據和資訊,作出是否懸掛風球的決定,然後透過電話通知在氣象局值班的預報員對外發佈消息。報告批評馮瑞權透過居家決策、遙控指揮進行颱風預報,絕非公共部門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應有的工作方式。
馮官僚意識重 被斥傲慢
雖然馮瑞權向廉署辯稱,他在8月23日清晨已趕回氣象局,但他回局後便直接進入自己的辦公室,沒到氣象監察中心向前線預報員了解情況及交換意見。報告批評氣象局欠缺颱風預測的會商機制,馮只召集局內領導主管在其辦公室討論,無前線氣象預報員參與。
馮向廉署解釋,前線氣象技術員僅負責監測和預報,且經驗比領導主管少,分析未必精準,認為毋須就颱風事宜與前線人員溝通。報告認為,馮瑞權不僅體現出行政管理中的官僚意識和等級觀念,更表現出工作決策中的唯我獨尊和專業傲慢。
在懸掛風球標準方面,馮表示颱風預報必須綜合考量颱風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持續性3項要素。但調查發現,該局領導主管對相關要素的定義和標準各有不同理解,局內其他人員更所知甚少或聞所未聞。廉署認為,颱風預報準則既非領導專屬,更不是需要秘而不宣的資訊,如果連氣象局內部的氣象預報員都不清楚,公眾則更是無從知曉。
報告又揭發氣象局管理混亂、設備脆弱等多項過失,不過對於輿論質疑,氣象局遲掛8號波是顧及博彩公司利益,報告則表示無證據證實氣象局預報天氣違反法律規定,亦無證據顯示該局懸掛風球的決定受任何外來因素影響。
仍任技術員 無交代處分
澳門特首崔世安表示極重視報告,已批示運輸工務司跟進。立法會議員蘇嘉豪不滿廉署調查報告無交代任何處分,「如果係小說、古仔書咪滿意囉,但今次係一份調查報告,結論係乜嘢,到底會受到咩嘢應受處罰呢﹖(報告)係無吖嘛,點能夠說服人」。
馮瑞權曾在天鴿風災後申請提早退休,一度獲批,可安享長糧,引發公眾不滿。政府其後收回成命,馮如今仍以首席氣象技術員身份繼續在氣象局上班,每月支薪逾4萬元。立法會議員區錦新估計馮或會被控行政失當,嚴重者會被革職,「隨時連退休金都冇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