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述醫術:骨髓活檢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0日 06:35
2017年10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58歲的陳先生最近接受身體檢查,發現脾臟脹大,並且血象異常,淋巴細胞數目大幅增加,並有輕微貧血現象,血小板數量同時下降。醫生馬上安排「骨髓活檢」(bone marrow biopsy),確診罕見「脾臟邊緣區B細胞淋巴癌」(splenic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屬一種低毒性淋巴癌,確診時癌細胞一般已擴散至骨髓,骨髓活檢有助診斷。治療方面,可考慮標靶藥物「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加化療「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療效理想。


骨髓(bone marrow)乃負責製造血球的重要組織,包括紅血球(red cells)、白血球(white cells)和血小板(platelets)。紅血球攜帶氧氣,白血球攻擊細菌病毒,血小板協助止血,非常重要。骨髓組織處於全身骨骼的中心位置,日夜不停製造各種血球。骨髓和脊髓(spinal cord)容易混淆,後者是背部中央脊骨(spine)內的一串神經組織,負責四肢活動、傳遞感覺訊息及控制大小便等多種神經功能。骨髓與脊髓完全沒有關係,抽骨髓與抽脊髓液是兩種不同檢查,不可混為一談。


抽骨髓的正名是「骨髓活檢手術」(bone marrow biopsy),有助確診各種血液病。手術後,血液科醫生(haematologist)把樣本送交血液病理醫生(haematopathologist)分析,先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組織形態,查看血球細胞有否出現異常變化。視乎初步診斷結果,病理醫生再安排進一步檢查,包括染色體分析(chromosomal analysis)、基因測試、免疫檢查(immunological studies)及病毒偵測等。


若病者有下列情況,需要考慮進行骨髓活檢,包括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數量過少或過多,懷疑患上了白血病(leukaemia)、淋巴癌(lymphoma)或骨髓癌(myeloma),又或脾臟脹大(splenomegaly),皆需要檢驗骨髓。


醫生用特別設計的粗針(Jamshidi needle)進行骨髓活檢,在盆骨後邊兩旁的其中一邊入針。手術類似拔牙手術,一般只需局部麻醉,需時約10分鐘,完成後休息半小時即可離開醫院。手術後只留下一個小針孔,不用縫針,建議手術後當日傷口不要濕水,第二天可把小傷口上的紗布及膠貼拿掉,然後換上消毒小膠布。手術後三兩天,傷口可能仍有不適,但一般不會太痛,有需要可服用止痛藥物如必理痛。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梁憲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