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華裔老人自殺傾向高僑團敬老活動要他們「感覺被愛」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0日 06:35
2017年10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雖然美國近年來華裔移民結構以年輕人為主,但隨著隨着移民歷史的累積,許多第一代移民也逐漸步入高齡,讓銀髮族數量較過去多了許多。而許多在美長輩由於語言及文化隔閡,常常更加覺得孤單疏離,也造成不小的社會隱憂。隨着九九重陽節將至,為了讓長者們能在這個敬老節日感受到應有的尊重,「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將於本月22日(周日)舉行重陽敬老活動。除了請來三位華裔名醫進行健康義診,還準備了各式活動、表演、以及獎品,要讓長輩們度過一個快樂重陽節。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這次我們特地邀請了包含中西醫在內等三位名醫,到場替老人家提供義診,還有簡單的健康檢查」。聯合校友會理事長黃崇飛表示,美國的醫療體系遠不如國內方便;除了費用昂貴,預約候診的時間更是久的驚人,這些情況都讓許多老人家在看病時為之卻步。因此他們過去在重陽節提供的義診服務,總是贏得許多長者的讚許。
除此之外,黃崇飛也表示,許多長輩平時無法與家人一同享受天倫之樂,透過重陽節的敬老活動與看診,老朋友們也能聚在一起談天,都覺得十分開心。她強調,不論本身的背景與經濟條件如何,社交都是老人生活品質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們服務的長者對象並沒有(特殊)限定......不論是平時就已經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長者,或是(自己)在老人院的長輩們,都歡迎一起來與我們同歡」!
而這個活動已邁入第14個年頭,年年都吸引許多長輩到場參與。回憶起首度舉辦的情景,發起人徐菡美還是印象深刻。「當年我的母親仍在世,我就是為了她而發起這個活動......當時我媽媽十分開心,總是對這個活動念念不忘」。徐菡美說,許多老人院的長者不一定有子女在一旁盡孝,所以這次校友會也會派專車到相關機構接送,只要是能夠自行活動的老人家,都能一同參加。她更強調,欣賞表演、品嚐美食、或是接受義診等,其實都只是活動的「附加價值」,真正的重點是要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不要有被漠視的疏離感受。
據統計,過去10年內洛杉磯65歲以上的華裔老年人口增加率突破50%,相較於總數的15%,顯得十分驚人。而這些來自台灣、中國、以及香港的老人之中,有近七成的人無法用流利英語溝通,直接造成他們在美生活的的孤單與侷限。日前密歇根大學社工系副教授李慧玲就透過研究發現,美國華裔老人的自殺傾向比一般美國中老年人高出兩倍,而他們多半是因為歧視和語言障礙等因素而想要尋短。該研究也指出,家庭以及社會團體的支持,對於降低華裔銀髮族的自殺傾向有極大幫助。
徐菡美強調,華人文化對於家庭價值極為重視,也很尊重長輩。透過這次活動,大家都抱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來服務社區。她也希望這個活動能為華裔長者提供一點歡樂,「老人家們要的並不多,只要知道自己能被記得、被重視......因為他們最需要的是愛,只要有人愛他們、去看他們、為他們唱歌,即使我不是他們的兒女,他們還是會很感動」。
洛杉磯「重陽敬老活動」
組織: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
時間:10月22日上午11時到下午2時半
地點:Arcadia Community Center,365 Campus Drive, Arcadia, CA91066
聯絡:黃崇飛(323)-899-5568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