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鐵建築成本貴倫敦5倍紐約市議員要求獨立查帳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8日 06:35
2017年10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為改善地鐵營運水平,紐約州政府要求撥款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進行維修翻新。但有紐約市議員研究發現,紐約市地鐵每英哩建築成本,比倫敦貴5倍,促請州政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成本高昂原因。市議員Helen Rosenthal坦言,對州政府內部怎樣運用經費「毫無頭緒」,「要求納稅人付更多錢,它(州政府)首先要增加透明度」。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由紐約州政府轄下大都會運輸署(MTA)管理及營運的紐約市地鐵(NYC Subway),今年屢次發生嚴重意外,州政府一度就此發出緊急狀態。MTA在7月底提出,要求撥款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資金,其中約8.4億美元(約65.5億港元)用作緊急維修,其餘資金作長期打算,包括改善隧道訊號、購買新車廂、加強通訊能力等。
不過,市議員Helen Rosentahal研究發現,紐約市地鐵建築成本,遠高於其他國際城市。她以歷史逾百年的倫敦地鐵為例,最新興建的銀禧綫(Jubilee Line),每英哩建築成本為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另一方面,紐約市擬興建的第二大道延線,每英哩建築預算高達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足足是倫敦地鐵5倍。
即使是2015年落成的紐約地鐵7號線延線,以及今年落成啟用的第二大道線,每英哩建築成本同樣分別達21億美元(約163億港元)及27億美元(約210億港元)。
包括Rosentahal在內多名紐約市議員,促請MTA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建築成本過高的原因,「作為納稅人、地鐵乘客、紐約居民,我們的期望是經費能夠明智地、有效率地被運用」,Rosentahal續指,MTA內部運作欠缺透明度,外界對資金操作毫無頭緒,「委員會首要任務是調查MTA的採購原則及方式,是否只有一間供應商?還是有其他挑戰者競投合約?」
有份發信促請MTA交代資金去向的另一名市議員Ydanis Rodriguez質疑,MTA需要待2045年,才完成翻新老舊的地鐵訊號系統,效率低落可笑,「它們(MTA)應公開所有資料,放到網上讓公眾查閱」,他要求MTA控制工程成本、改善採購方式、參考學習其他城市經驗,並加強與市政府及其他公營單位溝通合作。
至於80億美元建築維修開支由誰人「埋單」,華裔市議員陳倩雯認為,紐約市政府及議員已提供足夠多資源,MTA要求增加撥款,問題在於「經費如何運用,它不能一直要求資金,卻不停在浪費」。她希望MTA在興建升降機、改善車站環境等問題上,釋出權力與市議會及地區代表合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