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未發批文 食大閘蟹或要等下月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5日 21:35
2017年10月1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大閘蟹季節已過一半,但內地當局仍未簽發出口批文。近日有傳首批大閘蟹可望日內抵港,惟有蟹商透露,截至昨日仍未有確實消息,加上大閘蟹抵港後需時化驗,隨時要等到11月才有蟹應市。針對個別零售商疑出售「水貨」內地蟹,海關及食環署近日加強清關,堵截非法進口大閘蟹,並在市面加強巡查大閘蟹銷售情況,包括查核大閘蟹來源,截至昨日未發現有大閘蟹來源地與聲稱不符。食安中心亦正檢測10個在聯合行動中抽取的大閘蟹樣本。
海關及食環抽查「水貨」
海關及食環署的聯合行動,包括在機場及各邊境管制站加強抽查大閘蟹,堵截「水貨」,並在市面加強巡查,監察大閘蟹銷售情況及查核大閘蟹來源。至於從零售商抽取的樣本,會檢測二噁英、二噁英樣多氯聯苯、染色料及金屬雜質等有害物質。
內地是本港大閘蟹的主要來源地,食安中心去年抽查內地進口大閘蟹樣本時,發現二噁英超標,隨即禁止江蘇兩個養殖場的大閘蟹進口。今年內地當局遲遲未簽發批文,令大閘蟹供港無期。
本報早前發現個別蟹商甘冒風險,出售來自內地的「水貨」蟹,食環署勸喻停售並取走樣本化驗。食安中心昨回覆,這批樣本的測試尚未完成。
老三陽董事總經理祁玉鳳無奈稱,現時只能「無了期地等」,待內地當局簽發批文後,尚要等待食安中心化驗合格,才可正式銷售,預計要到11月才有蟹應市,屆時天氣轉冷,已過品嚐大閘蟹的高峯期,但她表明會堅持等待江蘇省的正式批文。
九龍城永富食品負責人陳錦輝亦指,暫未有獲發批文的確實消息,他目前改從日本和台灣進口大閘蟹,應付客人需求,惟貨量較內地少,售價亦較貴。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昨表示,大閘蟹供應的主導權在內地,包括養殖場的商業決定,有意供港者可按指定程序申請。
海關指出,根據《商品說明條例》,規定不可進口或供應附有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若定罪可判罰50萬元及監禁5年。而走私更屬於嚴重罪行,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輸入或輸出未列艙單貨物,若定罪可判罰200萬元及監禁7年。
■記者袁樂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