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皮膚忽然越來越多小紅點,容易令人擔心桃紅色的小血痣是患病警號。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表示,隨年紀增長,皮下血管或會出現良性增生,形成常見的「車厘痣」,多數對健康無大影響,但其他血管痣如蜘蛛痣或反映患有肝病,化膿性肉芽腫則容易造成流血,罕見的惡性血管瘤嚴重者更可以致命,建議要定期監察血管痣的大小及顏色變化,有異常要及早求診。
記者:梁麗兒
良性車厘痣 激光可去除
常見車厘痣又名「櫻桃血管痣」(Cherry Haemangioma),屬良性血管增生,不會惡化成癌症,多見於30歲或以上人士,為老化現象。通常在手臂皮膚發現較多車厘痣,有人認為或與曬太陽有關,但其實全身皮膚都可以出現,故相信與接觸陽光無太大關係。車厘痣外形可以是細小紅點,也可演變成桃紅色小血痣,時間通常以年計算。正常情況下,最多只有綠豆般大,即直徑約4至5毫米。
由於車厘痣對健康無大影響,可定期觀察,包括可每兩至三個月拍照,了解外形、大小或顏色是否有變化。不過,若認為車厘痣影響外觀,如生長在面部明顯位置,可考慮進行激光治療去除。由於車厘痣為血管增生,病人不宜自行除掉,以免引致流血受傷,隨時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
蜘蛛網狀痣 或肝病徵兆
上半身皮膚持續出現蜘蛛網狀血管痣即蜘蛛痣(Spider Nevi),小心是患慢性肝病的警號。蜘蛛痣屬良性血管增生,一般人的大腿都會出現,主要與血管不流通有關,面積如指甲般大。惟蜘蛛痣集中在上半身,如胸部或膊頭等位置的皮膚就要留意,原來當患上慢性肝病,例如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時,肝臟靜脈可閉塞,有機會刺激表皮出現密集式的血管增生,形成蜘蛛痣。
曾有熱愛踢足球的中年男病人,常在球場赤膊上陣,一次得到球友們提醒,赫然發現身上有20多粒蜘蛛痣,病人因擔心有大病而求醫,檢查驗血證實是乙型肝炎發作。由於蜘蛛痣屬良性增生,當乙肝病情受控,男病人已無繼續長出新蜘蛛痣,但蜘蛛痣不會自行消失,可考慮使用激光治療去除,故若出現異常蜘蛛痣,建議最好求醫找出原因。
化膿肉芽腫 疼痛易感染
外觀嚇人、似「一嚿爛肉」的化膿性肉芽腫(Pyogenic Granuloma),是其中一種良性增生的血管痣,多見於輕微的皮膚創傷,如蚊叮蟲咬後出現,醫學界亦估計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如孕婦或服用避孕藥的人,均有機會出現化膿性肉芽腫,特徵為生長速度快,可於數星期內變大至直徑有一、兩厘米。臨床上間中有病人因擔心手或腳部出現的化膿性肉芽腫是癌症而求診。其實此肉芽腫不會惡化成癌症,但會帶來疼痛,或因為日常較易擦損或撞傷,以致流血,增加感染風險。病人或需要做局部切除手術,建議求醫前可先用膠布蓋着作保護。
惡性血管痣 增長速度快
惡性血管痣(Angiosarcoma)較罕見,多數原因不明,顏色較深瘀,如呈瘀黑色或瘀藍色,患者或會感到痛楚,患處甚至可出現潰瘍、滲血等情況,可於數個月內有明顯變化。曾有一名60多歲男子因「摸到頭部有粒嘢」求診,病人憶述血管痣原為紅色,約一年前已開始出現,起初不以為意,其後發現逐漸變大,並變成瘀黑色,認為有異常遂求醫。經化驗證實該血管痣屬惡性、即惡性血管瘤,直徑約兩厘米長,病人後因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而病逝,故建議市民定期留意血管痣的變化,如發現顏色變深瘀或有潰瘍都不能忽視。




記者:梁麗兒
良性車厘痣 激光可去除
常見車厘痣又名「櫻桃血管痣」(Cherry Haemangioma),屬良性血管增生,不會惡化成癌症,多見於30歲或以上人士,為老化現象。通常在手臂皮膚發現較多車厘痣,有人認為或與曬太陽有關,但其實全身皮膚都可以出現,故相信與接觸陽光無太大關係。車厘痣外形可以是細小紅點,也可演變成桃紅色小血痣,時間通常以年計算。正常情況下,最多只有綠豆般大,即直徑約4至5毫米。
由於車厘痣對健康無大影響,可定期觀察,包括可每兩至三個月拍照,了解外形、大小或顏色是否有變化。不過,若認為車厘痣影響外觀,如生長在面部明顯位置,可考慮進行激光治療去除。由於車厘痣為血管增生,病人不宜自行除掉,以免引致流血受傷,隨時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
蜘蛛網狀痣 或肝病徵兆
上半身皮膚持續出現蜘蛛網狀血管痣即蜘蛛痣(Spider Nevi),小心是患慢性肝病的警號。蜘蛛痣屬良性血管增生,一般人的大腿都會出現,主要與血管不流通有關,面積如指甲般大。惟蜘蛛痣集中在上半身,如胸部或膊頭等位置的皮膚就要留意,原來當患上慢性肝病,例如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時,肝臟靜脈可閉塞,有機會刺激表皮出現密集式的血管增生,形成蜘蛛痣。
曾有熱愛踢足球的中年男病人,常在球場赤膊上陣,一次得到球友們提醒,赫然發現身上有20多粒蜘蛛痣,病人因擔心有大病而求醫,檢查驗血證實是乙型肝炎發作。由於蜘蛛痣屬良性增生,當乙肝病情受控,男病人已無繼續長出新蜘蛛痣,但蜘蛛痣不會自行消失,可考慮使用激光治療去除,故若出現異常蜘蛛痣,建議最好求醫找出原因。
化膿肉芽腫 疼痛易感染
外觀嚇人、似「一嚿爛肉」的化膿性肉芽腫(Pyogenic Granuloma),是其中一種良性增生的血管痣,多見於輕微的皮膚創傷,如蚊叮蟲咬後出現,醫學界亦估計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如孕婦或服用避孕藥的人,均有機會出現化膿性肉芽腫,特徵為生長速度快,可於數星期內變大至直徑有一、兩厘米。臨床上間中有病人因擔心手或腳部出現的化膿性肉芽腫是癌症而求診。其實此肉芽腫不會惡化成癌症,但會帶來疼痛,或因為日常較易擦損或撞傷,以致流血,增加感染風險。病人或需要做局部切除手術,建議求醫前可先用膠布蓋着作保護。
惡性血管痣 增長速度快
惡性血管痣(Angiosarcoma)較罕見,多數原因不明,顏色較深瘀,如呈瘀黑色或瘀藍色,患者或會感到痛楚,患處甚至可出現潰瘍、滲血等情況,可於數個月內有明顯變化。曾有一名60多歲男子因「摸到頭部有粒嘢」求診,病人憶述血管痣原為紅色,約一年前已開始出現,起初不以為意,其後發現逐漸變大,並變成瘀黑色,認為有異常遂求醫。經化驗證實該血管痣屬惡性、即惡性血管瘤,直徑約兩厘米長,病人後因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而病逝,故建議市民定期留意血管痣的變化,如發現顏色變深瘀或有潰瘍都不能忽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