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蘋果日報】以鮮色的外型、環保和方便作為賣點,共享單車短時間內,成功進駐新界多個地區。惟私人單車加上共享單車,令天水圍這個「單車之城」長久以來的違迫問題惡化,地政總署等部門上月底的掃蕩,又是否具成效?記者:陳潔儀 攝影:江俊豪
想探索360「單車之城」係點?咁就要click入嚟睇吓喇: http://bit.ly/2yfEn7w
天水圍屋邨林立,人口近30萬,居民出入主要依賴西鐵天水圍站及15個輕鐵站,加上整區都被單車徑包圍,不少街坊會以單車「駁腳」,往來輕鐵及西鐵站。隨著共享單車的加入,令區內單車數目大幅上升。記者來到曾被充公單車的天葵路、天龍路及天端路一帶視察,發現仍有不少共享及私人單車違泊於欄杆邊及路口;而數個輕鐵站外,都有5至6部單車倚在非停泊處的鐵欄,相信是上落輕鐵的人貪圖方便,隨街亂棄。
「呢度(單車停泊處)滿晒,無人要嘅(單車)又唔清走,食環清走呢啲先啦!」長期以單車出入的街坊袁先生指,因單車泊位經常爆滿,政府亦未清理在泊位內長期泊置的生銹單車,故有時會選擇一些不阻礙出入通道的燈柱鎖上單車,擺放街上;另一位街坊凌小姐亦指,不時在路上看見gobee.bike被棄於路邊,除了是一些欠公德心的人亂丟,部分原因是單車泊位不足所致。
沿著天富站踩入附近的天澤邨,即使每座地下均設有停泊處,亦會看見各類單車被人棄置於邨外的草叢及對開空地。而由屋邨至西鐵站的路上,不少狹窄的行人通道上,亦不時見到違泊的單車,其中於西鐵站外的天橋,通道兩邊的欄杆都被單車包圍。
單車本是一種既環保又方便的代步工具,但如使用者只為一己之便,隨處亂放,妄顧他人,再有用舒適的工具,都只會淪為阻塞通道的垃圾。
想探索360「單車之城」係點?咁就要click入嚟睇吓喇: http://bit.ly/2yfEn7w
天水圍屋邨林立,人口近30萬,居民出入主要依賴西鐵天水圍站及15個輕鐵站,加上整區都被單車徑包圍,不少街坊會以單車「駁腳」,往來輕鐵及西鐵站。隨著共享單車的加入,令區內單車數目大幅上升。記者來到曾被充公單車的天葵路、天龍路及天端路一帶視察,發現仍有不少共享及私人單車違泊於欄杆邊及路口;而數個輕鐵站外,都有5至6部單車倚在非停泊處的鐵欄,相信是上落輕鐵的人貪圖方便,隨街亂棄。
「呢度(單車停泊處)滿晒,無人要嘅(單車)又唔清走,食環清走呢啲先啦!」長期以單車出入的街坊袁先生指,因單車泊位經常爆滿,政府亦未清理在泊位內長期泊置的生銹單車,故有時會選擇一些不阻礙出入通道的燈柱鎖上單車,擺放街上;另一位街坊凌小姐亦指,不時在路上看見gobee.bike被棄於路邊,除了是一些欠公德心的人亂丟,部分原因是單車泊位不足所致。
沿著天富站踩入附近的天澤邨,即使每座地下均設有停泊處,亦會看見各類單車被人棄置於邨外的草叢及對開空地。而由屋邨至西鐵站的路上,不少狹窄的行人通道上,亦不時見到違泊的單車,其中於西鐵站外的天橋,通道兩邊的欄杆都被單車包圍。
單車本是一種既環保又方便的代步工具,但如使用者只為一己之便,隨處亂放,妄顧他人,再有用舒適的工具,都只會淪為阻塞通道的垃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