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九月初,某開學禮致辭在網上熱播,主題是「學習做一個不夠體面的人」。該致辭學生勉勵台下同學要不怕吃虧、擇善固執、堅持信念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這篇致辭十分感人,當中提到的擇善固執,讓我想起一群有自閉症的朋友。
有自閉症的人士予人感覺固執、不夠圓滑,也不善變通,和他們相處,很需要耐性與體諒。但一路上與有自閉症的人士同行,他們的直率與堅持給我很多提醒。其中一位朋友經歷沙士後,學會吃飯前必需洗手,每次用膳,不管情況如何,他都堅持先去洗手才回來開餐。另一位朋友,有次和他一起乘車,旁邊的乘客正用手機放聲播放影片,朋友怕吵醒我懷中熟睡的孩子,於是突兀地走上前,請他改用耳筒收聽。我的一位學生,十多年來,每周都由大角嘴乘港鐵到將軍澳來學琴,一次他在調景嶺站來電,說忘了帶琴書,不管我怎樣游說,他還是堅持折返取回再來。
因著對人情世故的理解較弱,有自閉症的人士表現較「自我」,偏執於自己的愛好與規則,常被人誤解為無禮和古怪。他們確實需要學習放下不必要的執著,去順應社會主流的期望。然而,固執有時有它的美,例如愛迪生堅持千多次的實驗,從失敗中成功地找出不適合製造電燈的物料;伽利略背負被判異端的罪名堅持捍衛日心說,為日後科學發展推進一大步。固執有時會令人厭煩,但也可以很美。
撰文: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心理學家何倩婷
延伸閱讀:http://www.jca-connect.hk?inapp=1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
有自閉症的人士予人感覺固執、不夠圓滑,也不善變通,和他們相處,很需要耐性與體諒。但一路上與有自閉症的人士同行,他們的直率與堅持給我很多提醒。其中一位朋友經歷沙士後,學會吃飯前必需洗手,每次用膳,不管情況如何,他都堅持先去洗手才回來開餐。另一位朋友,有次和他一起乘車,旁邊的乘客正用手機放聲播放影片,朋友怕吵醒我懷中熟睡的孩子,於是突兀地走上前,請他改用耳筒收聽。我的一位學生,十多年來,每周都由大角嘴乘港鐵到將軍澳來學琴,一次他在調景嶺站來電,說忘了帶琴書,不管我怎樣游說,他還是堅持折返取回再來。
因著對人情世故的理解較弱,有自閉症的人士表現較「自我」,偏執於自己的愛好與規則,常被人誤解為無禮和古怪。他們確實需要學習放下不必要的執著,去順應社會主流的期望。然而,固執有時有它的美,例如愛迪生堅持千多次的實驗,從失敗中成功地找出不適合製造電燈的物料;伽利略背負被判異端的罪名堅持捍衛日心說,為日後科學發展推進一大步。固執有時會令人厭煩,但也可以很美。
撰文: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心理學家何倩婷
延伸閱讀:http://www.jca-connect.hk?inapp=1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