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阿里巴巴收購後轉型網上版《南華早報》CEO稱紙本不會停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2日 04:35
2017年10月12日 04: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傳統報業受互聯網衝擊,連《華爾街日報》上月底亦結束亞太區印刷版。同樣是「百年老店」的《南華早報》,去年聘請僅33歲的劉可瑞(Gary Liu)出任行政總裁,推動轉型大計。他在紐約向記者表示,《南華早報》無意結束印刷版,目前網上讀者佔比仍不足10%。劉可瑞又透露,在母公司阿里巴巴支持下,該報正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取代部份記者工作,料3年後正式試行。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阿里巴巴去年4月完成收購《南華早報》,半年後宣佈從互聯網公司「Digg」挖角,請來劉可瑞出任行政總裁,推動《南早》數碼化。在美國出生及長大的劉可瑞,應邀到紐約華美協進會(China Institute)演講,他開宗明義指,任內首要任務改善公司溝通,「很諷刺地,作為新聞機構我們不善溝通,所以我要求員工對內對外要增加透明度」。
事實上,劉可瑞在演講內幾乎無所不談。會後他對《蘋果》記者表示,轉型中的《南華早報》,無意仿效《華爾街日報》,結束印刷版本業務,「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紙本讀者是《南早》最重要資產之一,我們十分重視,公司沒有終止印刷版本的計劃」。
他續指,雖然《南華早報》網上版自一年多前取消收費,惟網上讀者數量,目前佔讀者總數仍只得單位數百分比;另一方面,劉可瑞透露《南華早報》2016年度歷史性錄得虧損,「幸好我們有一個十分慷慨的股東(阿里巴巴),她給我們很多很多的錢,讓我們有堅實支持」。
劉可瑞表示,他加入《南華早報》後,從三方面推動改革,分別為員工文化、工作過程結構,以及科技應用,「股東目標是向全球報導大中華新聞,達致全球化不能只靠印刷版,我的工作是增加接觸全球讀者人數(reach)及報紙影響力(impact)最大化」。
《南早》正推動的其中一項研究,為著手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取代部分記者工作,「像一些財經新聞,如每日股市升跌、商品價格,人工智能完全能勝任」,劉可瑞指,公司內部已展開有關討論,料3年後正式試行「人工智能記者」。他強調,公司不會因此減少記者人手,「記者享有更充裕時間,作其他合適報導」。
另一方面,外界擔心《南華早報》被中資阿里巴巴「染紅」後,報道中國政府或領導人新聞時有所顧忌。劉可瑞表示,《南華早報》會繼續全面報道中國新聞,保護編採獨立原則,「馬雲(阿里巴巴主席)及蔡崇信(阿里巴巴副主席、南華早報主席)是非常聰明的人,他們無意把這份有114年歷史、象徵香港出版自由的報紙搞亂」。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