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官商首置盤 選址觀塘僅1,000伙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2日 06:35
2017年10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2017年施政報告】

【蘋果日報】施政報告主打房屋政策,當中港人首置上車盤會以先導計劃推行,擬透過地契條款交由發展商混合發展,並在明年底賣地計劃中,選取觀塘安達臣道一幅兩公頃住宅用地興建約1,000個首置單位。申請者須為首次置業的香港居民,二人或以上家庭入息限額52,001至6.8萬元。但學者指若首置盤的地契條款無列明單位定價,擔心淪為天價單位的「港人港地」翻版。


記者:譚靜雯 曾偉龍

特首林鄭月娥競選時表明要重建置業階梯,在不影響公屋及居屋供應情況下,推出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她在施政報告中指,首置盤土地來源主要來自私人發展商擁有或政府購買的土地。


林鄭建議在明年底賣地計劃中,選取觀塘安達臣道的住宅用地作為首置盤先導計劃的選址,明年中公佈計劃詳情。該幅住宅用地面積約2公頃,位於山坡上、毗鄰石礦場及安達邨。政府消息人士稱,該地盤可興建約1700個單位,當中1,000個為首置單位,其餘則在私人市場發售。


家庭月入上限6.8萬

首置盤資助對象必須是居港滿7年的香港居民、從未在香港置業。申請者的入息限額下限為居屋入息的上限,而上限則定於居屋上限的三成。若以今期居屋的入息限額計算,二人或以上家庭入息限額介乎52,001元至6.8萬元,單身人士則減半;但資產限額則未有最終定案,「傾向參考居屋依家家庭170萬元資產上限」。消息指,按統計處數字推算,約有5.5萬人屬首置盤入息範圍內,但有關數字未扣除已置業人士。


林鄭又稱,首置盤初步構思會透過地契條款,交由發展商混合發展,即發展商除興建私人房屋單位,也要設計、興建及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消息人士補充,地契條款會列明資助對象、單位面積及售價等,「發展商要符合地契條款,單位最細最大要幾多」。至於日後銷售安排,消息人士指未有定案,「可以畀發展商自己出售或者交由房協等負責」。單位售價則以申請者負擔能力計算,「佢哋入息比居屋(申請者)高,所以(首置盤)售價唔會平過居屋」;地契條款也會列明轉讓年期限制,料比居屋現時5年更嚴謹。


學者恐變天價單位

林鄭指若要盡早試行首置計劃,只能在賣地表尋找合適土地,又強調首置非一次性計劃。若日後有足夠土地,願意多推首置單位,但選址「長遠唔可以靠政府賣地表」。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劉國裕指,首置盤仍有很多細節不清楚,「定價、轉售限制係點都未知,有啲雷聲大雨點小,幫到好少家庭」。他又指前特首梁振英的港人港地政策只限制買家身份,未有在定價上落墨,令售價飆高,擔心首置盤地契條款如無清楚限制地價,也會造成天價首置盤,建議地契條款列明如較市價便宜多少成,及規定供款佔買家入息比例,確保申請者可負擔。


市民心聲

「仲有好多社會問題未解決,政府都冇解決房屋問題嘅根源,但又唔算係完全冇做嘢。林鄭民望已經唔高,需更謙虛,如淨係講交津同綠置居恒常化,呢啲都係好易做到,唔好以為咁就係好大嘅恩典,唔覺得係好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