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證監查「邪惡集團」呃投資者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12日 06:35
2017年10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證監會正在調查15個新股保薦人,香港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魏建新(Thomas Atkinson)表示,保薦人的工作有時不符合標準,包括沒有驗證關鍵的業務數據及收入資料,造成數以十億港元計的投資損失。證監亦留意到,近年有多個由公司網絡組成的「邪惡集團」(nefarious groups),它們利用監管的盲點,偽裝進行合法、但從商業角度考慮上不合理的交易,甚至以市場操控的手法欺騙投資者,證監已啟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搜查行動,跨部門小組(ICE)動員136人調查。


實施前置式監管

魏建新表示,部份保薦人行為魯莽,沒有查證基本細節,例如公司客戶及營收等重要財務信息。


此外,現時證監會正對136項公司商業欺騙案展開調查,大部份涉及誇大盈利及財務狀況,其中28宗特別嚴重,而就香港與中國之間的犯罪活動,證監會即將公佈新的監管對策,包括在搜證方面。


現時證監會監管新股上市不手軟,行政總裁歐達禮早前亦表示,為保市場聲譽,證監會不再退居幕後,並實施更加「前置式」的監管方式,冀跑在問題的前面,將直接與保薦人或上市申請人接觸,並非如以往般透過聯交所向保薦人提問。若上市申請涉及《證券及期貨條例(在證券市場上市)》等嚴重失當行為,例如披露缺失、配售太集中致欠公開市場,證監會將直接拒絕其上市,或勒令停牌。


若然新股上市涉造假,保薦人亦難逃責任,今年初證監會便入稟高等法院,要求保薦人瑞銀及渣打證券等就中國森林(930)於2009年的IPO為小股東還原交易,或支付損害賠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