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這邊廂年輕人從政被取消議員資格,那邊廂特首林鄭月娥邀請青年議政。施政報告提出「三政」概念,鼓勵年輕人議政、論政、參政,其中將青年事務委員會改組為「青年發展委員會」,並推出自薦計劃,鼓勵青年自薦入政府諮詢架構,代表青年發聲。政府重申遴選「公開、公平、公正」,年輕人對新政策卻不抱期望,香港眾志斥林鄭只是利用青年人作政治花瓶做騷。
記者:袁楚雙
施政報告擬改組青年事務委員會為青年發展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任主席,明年上半年成立,希望吸納意見及跨部門處理政策時更有效率。另會推出「委員自薦試行計劃」,鼓勵18至35歲青年自薦加入諮詢架構,暫會以公民教育、青年發展等5個委員會為試點。消息指,只要有意參與公共事務,不論學歷均可自薦。民政事務局會擬定招募和甄選機制,希望今年底前開始招募、明年首季完成,目標是將政府委員會整體青年成員比例由現時8.4%升至15%。
另外,民政事務局又會把為特區20周年慶典設立的「青年大使」計劃恒常化,及加強地區青年網絡,讓青年增加參與地區活動。
眾志斥藉諮詢機構做騷
消息聲稱自薦試行計劃遴選過程會公開、公平、公正,惟政府能否不問政治立場備受質疑。香港眾志常委周庭反問,若政府重視年輕人聲音,為何漠視街頭的反對意見,令年輕人因政府的法律手段身陷囹圄,「其實佢只係將青年當係政治花瓶,根本呢啲諮詢機構、委員會只係政府做騷嘅一部份」。眾志聲明補充,林鄭與學聯學生對話3年,普選遙遙無期,當有青年參選冀為議會帶來青年聲音,卻被取消資格,可見政府無意聽取青年民意。
22歲的嶺大學生會會長李翰林對計劃持觀望態度:「(遴選機制)點為之透明?入到去可以睇到幾多(政府)資料?」他解釋,政府現時的諮詢架構,令人覺得有親中背景的人更易獲委任。他認為應該公開遴選程序,例如公佈中選者和落選者的計分細項,釋除大眾疑慮。
傳蘇敬恆遭DQ 林鄭拒評
林鄭晚上於電視論壇上明言不因政治立場遴選委員,希望聘任不同意見和訴求者,但認為不應用藉口違法,希望「做得唔好」的青年吸取教訓。被問到港台節目主持人蘇敬恆疑因被建制派反對未通過品格審查,未能出任政助,林鄭不評論,重申「聽話」非遴選因素。蘇回覆《蘋果》查詢指,既然稱政治立場無影響,鼓勵年輕人「去試吓」。他補充,不同光譜的年輕人能多認識社會事務、接觸政府政策,絕對是好事。
熟悉青年政策的東區區議員趙家賢認為,林鄭一直營造開明態度,暗示自己與前特首梁振英不同,但雙學三子及議員DQ案雖是前朝遺風,但客觀效果會令市民覺得林鄭前後矛盾。他說以往委員只靠委任,能設自薦制度是處理青年問題的好開始,但仍有漫長工作需要做。
【花絮】
市民心聲
「政府恒常化綠置居同白居二,同推出首置盤,都紓緩咗年輕人壓力,有信心第日買到首置盤。青年政策叫有善意,希望雙方冰釋前嫌,佢好過梁振英高壓統治,但佢做政府咁多年,今次施政報告只係平穩,冇乜驚喜。」
記者:袁楚雙
施政報告擬改組青年事務委員會為青年發展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任主席,明年上半年成立,希望吸納意見及跨部門處理政策時更有效率。另會推出「委員自薦試行計劃」,鼓勵18至35歲青年自薦加入諮詢架構,暫會以公民教育、青年發展等5個委員會為試點。消息指,只要有意參與公共事務,不論學歷均可自薦。民政事務局會擬定招募和甄選機制,希望今年底前開始招募、明年首季完成,目標是將政府委員會整體青年成員比例由現時8.4%升至15%。
另外,民政事務局又會把為特區20周年慶典設立的「青年大使」計劃恒常化,及加強地區青年網絡,讓青年增加參與地區活動。
眾志斥藉諮詢機構做騷
消息聲稱自薦試行計劃遴選過程會公開、公平、公正,惟政府能否不問政治立場備受質疑。香港眾志常委周庭反問,若政府重視年輕人聲音,為何漠視街頭的反對意見,令年輕人因政府的法律手段身陷囹圄,「其實佢只係將青年當係政治花瓶,根本呢啲諮詢機構、委員會只係政府做騷嘅一部份」。眾志聲明補充,林鄭與學聯學生對話3年,普選遙遙無期,當有青年參選冀為議會帶來青年聲音,卻被取消資格,可見政府無意聽取青年民意。
22歲的嶺大學生會會長李翰林對計劃持觀望態度:「(遴選機制)點為之透明?入到去可以睇到幾多(政府)資料?」他解釋,政府現時的諮詢架構,令人覺得有親中背景的人更易獲委任。他認為應該公開遴選程序,例如公佈中選者和落選者的計分細項,釋除大眾疑慮。
傳蘇敬恆遭DQ 林鄭拒評
林鄭晚上於電視論壇上明言不因政治立場遴選委員,希望聘任不同意見和訴求者,但認為不應用藉口違法,希望「做得唔好」的青年吸取教訓。被問到港台節目主持人蘇敬恆疑因被建制派反對未通過品格審查,未能出任政助,林鄭不評論,重申「聽話」非遴選因素。蘇回覆《蘋果》查詢指,既然稱政治立場無影響,鼓勵年輕人「去試吓」。他補充,不同光譜的年輕人能多認識社會事務、接觸政府政策,絕對是好事。
熟悉青年政策的東區區議員趙家賢認為,林鄭一直營造開明態度,暗示自己與前特首梁振英不同,但雙學三子及議員DQ案雖是前朝遺風,但客觀效果會令市民覺得林鄭前後矛盾。他說以往委員只靠委任,能設自薦制度是處理青年問題的好開始,但仍有漫長工作需要做。
【花絮】
市民心聲
「政府恒常化綠置居同白居二,同推出首置盤,都紓緩咗年輕人壓力,有信心第日買到首置盤。青年政策叫有善意,希望雙方冰釋前嫌,佢好過梁振英高壓統治,但佢做政府咁多年,今次施政報告只係平穩,冇乜驚喜。」
回應 (0)